· 江诗丹顿臻选12枚品牌典藏名作,呈献“解构之美”主题展览,彰显品牌在制表艺术中对细节与生俱来的入微关切
· 2022年8月8日至10月23日于上海南京西路旗舰店展出
2022年8月8日,上海——若没有精湛的技艺,钟表便无法可靠而巧妙地实现时间度量的首要功能;若失去艺术大师的奇思妙想,钟表创作或将被桎梏于机械科学的疆域。当装饰艺术与制表技艺相遇,方能孕育出自成一派的时计艺术,而这正是江诗丹顿的专长所在。自创立以来,江诗丹顿融合精妙美学与超卓技艺,不断打造杰出的时计作品,于入微细节处尽显美感。“解构之美”主题展览即聚焦于美学与技艺的紧密交织,展现出品牌始终坚守的制表之道。
19世纪,欧洲制表业欣欣向荣。深得各国皇室信赖的制表大师们打造出航海天文时计,成为海上征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高居于钟楼之上,搭载天文复杂功能的时钟则被微型化至小巧的表壳内,可贴身收纳于马甲口袋;随着冶金技术的优化,以及新型擒纵系统的问世,时计精准度不断提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们对先进技术的倾慕和对复杂精妙杰作的向往。

全新的客户群体
欧洲各国的皇室贵族一度是制表大师们的座上宾。然而,随着工业领域的蓬勃发展,资产阶级崛起,他们对时间的掌控极为重视。这一新兴的社会阶层不仅关注当时的技术革新,亦注重日常用品的装饰性。江诗丹顿由此迎来了全新的客户群体——无论男士或女士,他们都热衷于新颖的装饰设计、别具一格的佩戴方式,乃至独创的机械构造,希望能透过时计来彰显当时兴起的个性化追求。
新品位和新需求的出现,伴随着对于主流美学规范的大胆突破。在此之前,高级工艺领域仍严谨地奉行着彼时王公贵族们所推崇的低调奢华风尚。1820年代,审美解放的风潮开始盛行。装饰艺术、建筑乃至制表领域无不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鲜活的创作灵感取代了传统规范,复古造型被赋予重新诠释,东方文化大放异彩,此外亦不乏这两者的巧妙交融。这一崭新的审美风格承载着人们对异域风情的向往,以及对于孕育了经典美学的文艺复兴乃至古典时代的无限追思。此时,江诗丹顿敏锐地意识到,可以充分施展精湛技艺,采用金工般细致的打磨工艺,打造出华丽装饰的时计杰作。

艺术追寻之旅
及至20世纪,制表业风云巨变。最初以珠宝时计的形式出现于女性腕间的腕表逐渐取代怀表,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由于腕表相较怀表更显露于外,容易引人注目,因此被赋予了全新的情感表达,成为展现创意的舞台。彼时,江诗丹顿已凭借品质非凡的基本款机芯及复杂机芯享誉盛名,并由此在构造及装饰美学方面展开了对于特殊造型时计孜孜以求的创新探索。精妙的艺术工艺绽放出瞩目魅力,通过机刻雕花、珐琅彩绘、手工微绘、珠宝镶嵌、漆绘工艺、手工镂雕等技艺,呈现出丰富的装饰效果。这些传承悠久并不断精进的艺术工艺与深厚的机械制表造诣共同造就了江诗丹顿的品牌精髓。
江诗丹顿此次举办的展览,正是为了彰显这一美学精神,致敬装饰艺术与制表技艺的精妙邂逅。展出的时计臻品涵盖了品牌200余年来的非凡制表传承和超卓技艺,将江诗丹顿自1755年创立以来不断传承与革新的艺术探索历程娓娓道来。

综述
江诗丹顿倾力呈献“解构之美”主题展览,汇集12枚品牌典藏时计,展现在时计创作中精湛制表技艺与装饰艺术的紧密交织。自1755年成立以来,江诗丹顿不断将品质非凡的先进机械技艺与创新艺术工艺和谐交融,两者共同成就了细致入微的解构之美。
“解构之美” —— 江诗丹顿典藏名作展
时间:2022年8月8日至10月23日 10:00 – 22:00
地址:上海市南京西路1159-1165号,上海南京西路旗舰店
“解构之美”
江诗丹顿对于细节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与专注。从设计师每一次深思熟虑的美学抉择,到手工匠人细致入微的装饰打磨,无不彰显出对细节的执着追求。每一枚时计作品的各个部件都饱含匠心,即便是隐于机芯内部的细节也一丝不苟。放眼细看,可欣赏到表盘上精致的机刻雕花图案, 还有镶嵌珠宝的分钟刻度圈、线条优美的经典马耳他十字造型表链链节、陀飞轮框架上指示秒钟的精巧蓝钢螺钉,以及镜面抛光的三问报时音锤、夹板和板桥上精细的倒角打磨,更有以微绘珐琅工艺生动呈现风暴下破浪前行的船只。江诗丹顿深信,对细节的入微关切成就了解构之美,美在此真正得以显现。
珐琅黄金怀表,银色表盘 – 1826年
这枚女士黄金怀表诞生于19世纪初期,融合多种装饰工艺,尽显华美珍贵。表壳由雕刻师采用浮凸雕刻工艺,以雕刀精心雕琢而成装饰图案。实金材质镂雕后,可以欣赏到精美的阿拉伯式花饰,经由锉刀精心打磨并经过抛光处理,呈现亮面与哑光交替的装饰效果。所有的纹饰图案均以黑色和白色大明火珐琅制成,中央的里拉琴亦采用这一工艺,致敬希腊神话中的信使之神赫尔墨斯(Hermes)。里拉琴也是诗歌的永恒象征。

双面黄金怀表,具备48个月万年历及月相显示功能,珐琅表盘 – 1884年
19世纪,江诗丹顿是当时极少数设有专门工坊用于打造复杂功能和超卓复杂功能怀表的制表品牌之一,由此问世的时计作品往往需历经数年研制而成。这枚怀表便是明证:看似简约的珐琅表盘下,隐藏着精妙复杂的内“芯”。打开表底盖,即可一览表背万年历机芯的三重日历显示,在白色大明火珐琅表盘的映衬下格外清晰。这枚怀表曾在1884年的日内瓦天文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圆形镂雕白金珐琅怀表,水晶表底盖 – 1926年
1920年代,时间显示被赋予巧妙“旋”机,制表技艺可以与外观一样引人入胜。为彰显这一制表理念,江诗丹顿在当时推出首批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镂雕怀表。精心装饰的镂雕机芯展现出品牌非凡的技术造诣,与精妙的美学设计相得益彰。这枚怀表采用构造通透的表壳搭配水晶表底盖。为了不影响通透美感,分钟刻度圈和12个阿拉伯数字时标均以珐琅工艺装点于表圈之上。

魔术手(Arms in the air)怀表,采用黄金搭配白金材质,银色缎面拉丝表盘 – 1931年
19世纪起,极具原创性的读时方式成为了江诗丹顿时计作品的特色之一,其中就包括逆跳显示以及由此推出的魔术手(Arms in the air)显示机制。这枚怀表便是一款典范之作,表壳以白金与黄金打造,表盘中央饰有一位印度魔术师人偶,以镀镍银质打造,以雕刻和珐琅工艺装饰。在装饰艺术(Art Deco)风潮的鼎盛时期,珠宝商渴望丰富其作品类别,这类时计因此深受他们的青睐。

女士红金袖带表,银色调表盘 – 1946年
19世纪,腕表最早被用作可显示时间的女性专属配饰,但随着它越来越常见于女性腕间,腕表开始成为挥洒蓬勃创意的舞台。表壳从最初的圆形转变为更多大胆不羁的造型。腕表呈现出别具个性的美学魅力,江诗丹顿于1946年推出的这枚金质袖带表便是如此。顺应这一浪潮,江诗丹顿锐意创新,自由释放各种奇思妙想。

黄金怀表,表底盖装饰微绘珐琅画作《恋人》,银色拉丝表盘 – 1947年
Carlo Poluzzi(1899-1978年)是制表史上最伟大的珐琅彩绘大师之一。多年来,他为江诗丹顿时计作品绘制了众多珐琅画作,其中不乏再现或重释经典名画的精妙之作。这枚怀表上的微绘珐琅画作《恋人》(Les Amoureux)便尽显这一复杂工艺的精髓。17世纪以来,微绘珐琅工艺为日内瓦赢得了显赫美誉,如今通过江诗丹顿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部门得以传承,由艺术大师凭借娴熟工艺为时计赋予细致美感。

Saltarello枕形腕表,机刻雕花粉红金表盘 – 2000年
跳时显示设计是为了方便读时,这一复杂功能往往与逆跳分钟显示功能搭配,1998年推出的Saltarello 腕表便是如此。进入千禧年后,这两项功能成为江诗丹顿制表技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款Saltarello 腕表问世于2000年,时间显示方式灵感源于20世纪初的电梯楼层指示,表盘上的精美手工机刻雕花纹饰仿佛随着指针的转动迤逦铺开,搭配枕形表壳和阶梯式表耳。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Les Masques面具 “日本面具”黄金腕表,蓝宝石水晶表盘镶贴金质雕刻工艺装饰而成的面具图案 – 2008年
2007至2009年,江诗丹顿推出题材恢弘的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Les Masques面具腕表,重现巴尔比耶-穆勒(Barbier-Mueller)博物馆馆藏的12张著名面具,致敬璀璨的原始艺术。此枚腕表中以金质雕刻镶贴工艺精心刻画出日本佛像面具。蓝宝石水晶表盘上,中央面具的周围以真空镀金技术镌刻法国作家米歇尔·布托尔(Michel Butor)的短诗,诗句以螺旋状排列。表盘边缘四个角落的视窗分别显示小时、分钟、星期和日期。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La Symbolique des laques莳绘 “梅莺”粉红金腕表,搭载镂雕机芯,漆面表盘 – 2010年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彰显了江诗丹顿对不同地区艺术及文化的热爱。其中,La Symbolique des laques莳绘腕表旨在致敬日本的传统漆器装饰工艺 – 莳绘(Maki-e)。此工艺指在还没干透的漆面 (通常是黑漆) 上喷撒金粉或银粉,以描绘出精美的装饰图案。这一系列腕表由江诗丹顿与1661年创立的日本京都著名漆器品牌象彦(Zôhiko)独家合作推出。这枚双面腕表配备正反两个漆面表盘,透过两面均可欣赏到镂雕机芯的精密构造。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Chagall & L’Opéra de Paris夏加尔与巴黎歌剧院 “向著名作曲家致敬”黄金腕表,大明火微绘珐琅表盘 – 2010年
1964年,法国绘画大师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应时任法国文化部长André Malraux的委托, 为巴黎加尼叶歌剧院(Opéra Garnier)重新绘制穹顶。50年后,江诗丹顿邀请微绘珐琅艺术大师安妮塔·波尔谢(Anita Porchet)挑战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将夏加尔的这幅名画重现于方寸表盘之上。表盘的边缘设计以巴黎歌剧院的第二帝国风格镀金装饰为灵感,以手工雕刻工艺刻画出12位姿态各异的仙女。

Malte马耳他系列镂雕陀飞轮铂金腕表,具备指针式日期和动力储存显示功能,蓝宝石水晶表盘 – 2014年
自2012年以来,江诗丹顿便将Malte马耳他系列的酒桶形设计与闻名遐迩的机械结构相结合。这枚腕表正是经典代表,搭载通体经过悉心装饰的镂雕复杂功能机芯。主夹板以及每个板桥均运用雕刀镂空, 并手工雕刻装饰图案。雕刻手法需极为精准,有时精细到只有十分之一毫米。时针和分针轴心上移,为下方的陀飞轮留出更多空间。陀飞轮框架呈品牌标志性马耳他十字造型,设有小秒针。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Les Univers infinis无限宇宙 “骑士”白金腕表,表盘采用细工镶嵌和金质雕刻工艺装饰 – 2014年
这是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Les Univers infinis无限宇宙推出的第二组时计作品之一,灵感源自荷兰艺术家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年)的几何艺术杰作。细工镶嵌工艺大师运用实金和珍珠贝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材质,创作出极为繁复的表盘图案。他们先雕琢出每个骑士的形象,然后犹如拼图般在黄金底盘上将它们仔细拼接出来。每件图案之间没有明显的缝隙, 要在方寸间实现这种极为细致的工序绝非易事。最后,雕刻大师以雕镂工艺逐一刻画出骑士和马匹身上的细节线条。
































































FKK culture blossomed in East Germany, where it served as an escape from the repressive communist government (Credit: ImageBroker/Alamy)




Democrats in the House before the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on Feb. 5, 2019.



IMAGE COPYRIGHT
IMAGE COPYRIGHT
IMAGE COPYRIGHT
IMAGE COPYRIGHT
IMAGE COPYRIGHT
IMAGE COPYRIGHT
IMAGE COPYRIGHT
IMAGE COPYRIGHT
IMAGE COPYRIGHT
IMAGE COPYRIGHT
IMAGE COPYRIGHT
IMAGE COPYRIGHT
IMAGE COPYRIGHT
IMAGE COPYRIGHT
IMAGE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