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人人无法规避,这 7 个问题探讨关于它的刻板印象和限制

“好奇心日报”是Flipboard红板报内容合作伙伴,文章已获“好奇心日报”授权。

有关年龄的种种刻板印象已经不合时宜,人类需要更灵活、更尊重差异性的年龄观念。

69 岁的荷兰人 Emile Ratelband 最近提出了一项奇怪的要求:将自己的法定出生日期延后 20 年,从而以 49 岁的中年人身份被对待。他向法庭提交了体检结果,证明自己“像 45 岁一样健康”,而对外展示的年龄却让他开不了新车、拿不到贷款,在线上约会时频频碰壁。

“人们有选择的自由,可以选择自己的名字,自己的性别,而我想要选择自己的年龄。我想自己做主。” Ratelband 说。

身为电视名人,Ratelband 惯用出位的言行增加曝光度,但他这次提出的并不是新问题。1969 年,美国老年病学家巴特勒(Robert N. Butler)创造了“年龄歧视”(ageism)一词,来描述老年人在享受公屋福利时受到的来自年轻人、中年人的歧视与敌意。

年龄歧视的概念后来被挪威学者拉尔森(Lars Larsen)和索勒姆(Per Erik Solem)拓宽了。他们提出,年龄歧视是基于年龄或是对年老的认知,而对年长者形成的刻板印象、偏见和区别对待。2017 年,《摇晃的椅子:反年龄歧视宣言》一书作者艾普怀特(Ashton Applewhite)登上 TED 讲台,呼吁人们制止年龄歧视。这场演讲吸引了近 140 万浏览量。

此时,距离“年龄歧视”的提出已经过去半个世纪,情况没有发生什么本质性的转变。

刻板印象的谬误在于以偏概全、先入为主,年龄歧视也不例外。变老并不必然意味着判断力、行动力、以及生理机能的衰退。85 岁的费恩斯坦刚刚赢得加州参议员选举;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宣称至少要工作到 90 岁。甚至在竞技体育界,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不老传奇:37 岁的费德勒今年拿下了第 20 个大满贯;38 岁的张栩击败不满 30 岁的井山裕太,夺得日本围棋名人头衔。

但这些明星往往被塑造为励志偶像,而不是纠正人们对于老年人的偏见。许多年龄问题的讨论者承认,不同于性别与种族歧视,年龄歧视似乎更根深蒂固,也更普遍地存在于社会之中。

以下几个问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包括年龄歧视在内,我们面临哪些年龄困境?他们反映了社会的何种变迁,又如何与其他社会现象相交织?我们可以选择何种视角来看待年龄?

年龄歧视只是一个困扰年长者的问题吗?

年长者的确是年龄歧视最突出的牺牲品。乐龄会(AARP)的调查显示,45 岁至 60 岁的美国人有 64% 经历过职场年龄歧视。他们或是被强制退休,或是晋升困难。工龄曾经象征着经验、财富与地位,今天却沦为中年求职者的负担。他们要求更高的收入,却又即将步入退休、领养老金的年纪,这对雇主来说可不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迟至 1960 年代,针对长者的职场歧视就已严重到需要法律介入。巴特勒提出年龄歧视的概念之前,美国政府刚刚通过了《1967 年就业年龄歧视法案》,要求公司在招聘、升职、薪资、辞退等环节保护 40 岁以上的劳动者。然而,法律在现实面前显得有些无力,受害者总是很难证明年龄是构成歧视的决定性因素,针对年龄歧视的诉请一再被驳回。

但拉尔森和索勒姆对年龄歧视的定义显示,与年老的相关的刻板印象并不全是负面的。年长者也可能被赋予“审慎”“智慧”等积极的人设。在传统儒家社会中,“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样的习语说明,年长者对家庭来说是一笔公共财富,他们不但积累了经验和智慧,也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本。

这就使得年轻人也可能因为年龄而受到有形或无形的区别对待。论资排辈的文官系统,决定了年长者往往才是支配者,能够垄断政治资源并掌握评价的权力;现代国家普遍对年轻人参与选举、饮酒等活动作出年龄限制,也不同程度地豁免了少年儿童的法律责任。年轻人更容易被定义为不成熟,从而被剥夺平等参与社会事务的资格。

年龄怎样和人生规划联系在一起?

在各个文化中,年龄都与个人在社会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有关。“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段孔子的自述经过民间化用,成为人生不同阶段应该达到的理想状态。

而在西方,美国人类学家米德(Margaret Mead)则提出,在传统社会中,“父祖辈、年长者是绝对的权威。”“祖辈的人把刚出生的孙儿抱在怀里,除了他们往日的生活外,他们想不出孙儿们还会有什么别的未来。成年人的过去就是每个新生一代的未来,他们早已为新生一代的生活定下了基调。孩子们的祖先度过童年期以后的生活,就是孩子们长大后将要体验的生活;孩子的未来就是如此造就的。”

米德相信,当社会发展迟缓、生活状态封闭,整个社会的运转都依赖老人向年轻人传递经验和知识。当饥荒突如其来地降临,家中的老人可能会回忆起几十年前自己所经历过的一场饥荒,然后教导子孙如何度过。她在《代沟》一书中将其称为,“老一代传授经验以巩固社会知识结构的时代”。

但米德认为,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为什么传统的年龄观念在当代站不住脚?

社会变化加快,知识、记述和生活模式不断更新,年轻人首先感受到了社会的变化,老一辈则裹足不前,什么都看不惯,很快就变成了孩子们的小学生——这是米德在 1960 年代作出的观察。

随着科技主导生活世界,年龄不再意味着更丰富的经验和更稳固的权威。《纽约客》The New Yorker)盘点称,19 世纪,一名工程师所拥有知识可以延用 35 年;到 1960 年代,时间缩短为 10 年;现在,一名软件工程师每隔不到 3 年就需要更新一次知识。

51 岁的记者 Dan Lyons 去年讲述了一段亲身经历:当他被辞退时,他并不意外,毕竟“他们付给我的薪水足够聘用五个刚毕业的小孩”;而在新东家——一家由 20 多岁的年轻人领导的初创公司,他不仅薪水打了折扣,还被穿着随意的年轻员工称为“快乐老爹”。

另一方面,年龄-权利-责任之间关系的定义,会随着重大社会事件,甚至临时的政治需要,而发生变化。

二战期间,美国的入伍年龄降至 18 岁;1971 年,宪法第二十六修正案将投票年龄从 21 岁降至 18 岁,一度引发各州降低饮酒年龄门槛的热潮,但随后上升的车祸死亡率又将全美饮酒门槛回拨至 21 岁。

近年来,加州又出现了将投票年龄降至 16 岁的呼声。“枪击一代”的高中生受够了传统政客在控枪议题上的僵持,他们通过 “March for Our Lives” 这样的社会运动发出自己的声音,渴望用选票更有力地表达诉求。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对于年龄的理解也会时常变化。这反衬了年龄歧视的局限:它过于强调年龄的重要性,以年龄来整齐划一地评价个体,而忽视了个体性格与能力的实际差异。

今年 3 月全美各地由年轻人发起的控枪运动。摄影:Fibonacci Blue

对年龄的刻板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

简单来说,年龄的刻板印象规定了多大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事,而这就是一种不自由。

如今的高校中,青年教师会面临“不发表(论文)就滚蛋”的淘汰机制,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而是帮助高校大学排名的提升。类似地,高盛(Goldman Sachs)兴起了“不进则退”的内部文化。并非偶然的是,这家老牌投资银行正在转型为一家强调技术实力的公司。

在教育领域,年龄则越发齐整。漫长的科举之路不见了,小学、初中、高中,人们和相差不到一岁的同龄人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如果未能按计划升入高中、大学,就会被分流至相邻的教育系统,走上另一条被设计好的职业乃至人生道路。

这些“计划内”的年龄节点,大致对应着社会学家所说的“恰当时机”(timing)。它假设,个体生命历程如同机器般受到某种法则的支配,任何一步的行差踏错,都会决定性地影响未来,从而催生了类似于 30 岁就要买房结婚这样的迷思。人们也因此生活在对“犯错”的恐惧之中。

此外,年龄的刻板印象还制造了一种虚假的阶级对立。在越来越多的政治议题上,年轻人被认为持有一种固定的政治立场。他们支持全球化,这让 2016 年的英国脱欧公投成了“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背叛”;他们不喜欢传统的政党政治,不久前的台北市长选举中,年轻人倾向于支持无党籍的候选人,同时取笑那些为了 1500 块重阳敬老金而支持对手的老年人。

然而,世代对立只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过于方便的解释,甚至是一种被精心操纵的意识形态。它扼杀了对话的可能性,也让很多人忽略了:我们终将变老,而那些年长者也曾经拥有青春。

在更普遍的意义上,当代年轻人面临的压力,正来自“年轻”本身:我们无法设想自己变老,尤其是在失败中变老。“年龄”已经成为伴随当代人终身的焦虑来源,它对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提出了具体而严苛的纪律,使我们置身于一张几乎密不透风的时间表中。

谁制定了我们生命的时间表?我们又如何接受它的统治?

“恰当时机”和“生命历程”是社会学家埃尔德(Glen Elder)1960 年代提出的概念。他将生命历程定义为“个体不断扮演/参与的一系列由社会规定的角色与事件”。个体从事种种活动的恰当时机,则来自立法机构、企业等提出的社会期望。换句话说,社会制定了指导个体生活的时间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退休年龄。当一个国家面临严重的老龄化危机,政府就倾向于推迟退休年龄。老年人仍然在工作,他们就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也为政府节约了一笔养老金开支。

除了国家以强制性的力量规划个体生活,过去数十年间,消费文化越来越活跃地影响了我们的年龄观念。

这尤其体现在女性对老去的恐惧上。化妆品在中国已经成为年入 4000 亿元的产业。日本化妆品公司资生堂估计,到 2020 年,中国 20 岁以上、年收入超过 3 万人民币的城镇女性将构成 4 亿“化妆品人口”。相应的,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会今年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半数女性感受到保持年轻容貌的压力。

艾普怀特在去年的 TED 演讲中抨击了这种消费文化与年龄歧视的互构关系。“是谁说皱纹丑的?是市值几十亿美金的护肤产业。是谁说绝经、男性功能障碍和轻度认知障碍是疾病?是市值上万亿美元的制药产业。”商家既成功地利用了人们的“变老恐惧”,又强化了这种恐惧,一如消费主义的惯用套路:制造焦虑,贩卖解决方案。

年龄如何成就了身体、观念与社会的互动?

年龄似乎只和时间有关。绕太阳公转一年,人就年长一岁,在此基础上发明了“退休”“代沟”这些社会概念。但以数字呈现的年龄与人的肉身终究不是一回事。问题由此产生:在社会中形成的年龄观念,是否会反作用于人的身体?

1994 年的一个经典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设。心理学家选择了中国人、失聪的美国人和听力健全的美国人作为三组研究对象,测试他们的记忆力。根据预设,前两组对象更少接触对老年人的负面评价。结果显示,听力健全的美国人里,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记忆力差距是失聪人士的两倍、中国人的五倍。

在一些研究者看来,这个实验说明了刻板印象的力量:随着观念的内化,被人为定义的差异会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差异。换句话说,年龄歧视是一种自证预言,它让年长者“真正”变老。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没有理由视年龄为封闭和不可逆的。“德古拉疗法”(Dracula Therapy)的倡导者宣称,将经过体外“强化”的血清重新注入“患者”体内可以有效地延缓衰老;旧金山的科技精英依赖肉毒杆菌素、激光和紫外线疗法让皮肤更平滑紧致,从而在“美国最唯年龄论的地方”——硅谷生存得更为体面;抗衰老药的开发有望延长寿命和“健康跨度”,改变人们对“老年”的总体印象。

2012 年,《自然》杂志从研究层面探讨了我们如何活得更久,同时活得更健康。

科幻作品给出了更狂野的想象。在赛博朋克的世界里,人可以被全身义体化,可以经过冷冻获得数百年的在世“寿命”,可以在肉身消灭后以“思想盒”的形式继续存在。外在与内在自我的关联日益松散,人们不得不面对复杂的伦理问题。年龄还是不是一个有意义的身份标识,或者说,用来分配权利与责任的基础?人们又会如何定义代际关系?当技术和消费主义弱化了衰老和死亡的意义,关于人的“本真性”的看法会不会也要随之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由技术主导、激进的年龄文化,也势必形成新的不平等。硅谷的反衰老文化会持续发展下去,直到每一丝皱纹都被视为不够年轻——同时也不够优越的标志。一如美容行业的历史所揭示的,“永葆青春”实际上是一种被划分了不同档次、贴上不同价格标签的商品,也是人们用来确认和保卫自己社会地位的武器。

尽管时间看上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由年龄观念指导的实践却一再放大了不平等。女性之所以对年龄更敏感,是因为在恶劣的职场与社会性别环境中,他们被要求保持青春的容貌;少数族裔、经济落后地区的年长者之所以更无助,是因为他们从事的职业类型往往更青睐所谓“青壮劳动力”,也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换句话说,年龄不仅本身是个问题,也是其他社会问题的症状。

我们可以选择何种视角来看待年龄?

可以肯定,有关年龄的种种刻板印象已经不合时宜,更不会适用于将来。新的生物技术、新的消费热点与经济模式,这些科技与社会进步必将改变人们的年龄观念。他们的意义不在于像反乌托邦小说描写的那样,制造出完美的人类,而在于帮助个体过好生命历程的每一个阶段。

“共情”可能是通向这个未来的关键词:想想“我”在50 岁时会在职场遭遇什么,希望被如何对待;想想“我”会期待怎样的“老年生活”——是被排斥在社交、运动和冒险之外,还是仍然保有表达、思想、行动与情感的自由。

这也是巴特勒 1969 年给出的答案。他在那篇里程碑式的文章里引用了披头士乐队的一段歌词:

Will you still need me,
你是否还需要我,

Will you still feed me,
是否还喂饭给我,

When I’m sixty-four?
当我 64 岁的时候?

已经有学者在思考“怎么做”的问题。Gregor 等人早在 2002 年就建议,社会最好在各种交互设计中充分考虑“动态的多样性”,以回应老年人多元且多变的需求。这个建议暗含了一个前提:在年龄这件事上,人们应该换一种以“权利”为核心的视角。当老年人无法走上电影院的台阶时,应该有一条轮椅通道;当现成的活动场地无法保障儿童的安全时,最好的应对措施不是禁止儿童入场,而是提升场地的安全性。

换句话说,社会应该尊重个体差异,让人们尽可能平等地参与公共生活。在年龄歧视的世界观里,只有特定的人生阶段才是精彩、标准的;而理想情况下,人们终将扔掉那套标准化的剧本,承认现实生活的魅力不在于“同一”,而在于参差多样。

这么看来,Ratelband 提出的诉求反而让人有些恼火。当法官问他,他的父母会如何看待他“失去”的20 年时,Ratelband 没有给出正面答复。他更像是用一个数字取代了另一个数字,而原本被数字遮蔽的东西,对他来说似乎也不太重要。

在红板报,新闻可以很好看

聚点 | 美联航事故之后,怎样坐飞机才不会被打?

01

 

美国当地时间4月9号,美联航UA3411航班上发生了惊人的一幕:一位亚裔老人被机组人员从座位上强行拖拽了出去,十分钟之后,老人满脸是血的跑回机舱不断念叨“我要回家,你们干脆杀了我吧”,精神恍惚血流不止。不出几个小时,这个被其他乘客拍下的视频便疯狂地占领了全世界的社交网络,几乎所有人都对此表示无比愤怒,本来口碑就极差的美联航再一次成为了众矢之的。随后,美联航给出的解释也并没有抚慰人心。与之前大家所传言的机票超售相反的是,这架航班的机票并未超售,而是美联航非要让4位乘客与自己的4位员工交换班机,这名名叫大卫的越南裔医生因第二天有手术要做并不同意,于是就出现了之前暴力执法的一幕。

除却殴打乘客、强迫下机之外,人们对此讨论最多的是:美联航为何偏偏选择了一位亚裔的老人?截至我们发稿,这位老人已经起诉了美联航。据传,老人雇佣了芝加哥两家顶级的律师事务所,索赔可能高达百万。

事实上,美联航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股价狂跌,机票没人买,“抵制美联航”的话题在推特上被刷屏……CEO毫无悔改之意的道歉信非但一点儿作用没起,反而还火上浇油。美联航在这个社交媒体舆论能主导大众看法的时代犯了如此的大错,只能乖乖认栽,伏法投降。

-网曝视频引起众怒,CEO不痛不痒的虚伪道歉信更是火上浇油,不仅仅是亚裔群体,整个世界都愤怒了,有人戏言:美联航上一次得罪大家是放走了丁义珍这个贪官,这一次是拖拽殴打一位亚裔医生。

史诗级大戏,地球人集体吊打美联航>

美联航,全称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最近做了一件让美国人民空前团结的事情,成功让所有人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一起怼他。高晓松评价美联航服务之傲慢令人发指,美国已经很久没这么团结了,各种脱口秀、左右派主流媒体,不同人群同声谴责,各种捐款律师纷纷上阵,美联航拯救了分裂的美国。

-面对各路说法,冷静下来之后,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事故?更重要的是,该如何争取自己的权利?

如何看待美联航 UA3411 航班暴力强迫乘客下机事件>

每次一到这种社会沸腾的时刻,比急着站队更重要的,是基于充分的检索调查、思考总结后,提出自己有理有据的观点。中美两国的网络世界都传疯了,在现实中也给了美联航远比输一场官司沉重得多的致命打击,甚至可能促进在民航领域新监管制度的诞生。

-整件事故中,美联航自己也有如此行事的道理,来看看专业的法律人士怎么说:

民航法告诉你:美联航什么做错了,什么没做错>

无论在北美还是欧洲,飞机的超额预定都是一件合法的事情,而且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会这么做。既然超额预定是合法的事情,那被拒绝登机合法吗? 答案是,合法。为什么?你肯定没有仔细看过登机前签署的“运输合同”。

登机入座后,能因超售被赶下飞机吗?让美国法学教授告诉你>

超卖可以作为“拒绝登机”的理由,但一旦登机,“拒绝登机”条例就不再适用。美联航对乘客的驱赶本身就是违法的。乘客也不需要听从他们的指挥。造成这样悲剧,美联航难辞其咎。

-臭名昭著的美联航并不是第一次“犯事儿”了,在此之前,它还干过这些恶心人的事儿:

摔吉他:美联航曾弄坏一把吉他,并付出1.8亿的代价>

2008年,加拿大十八线乡村歌手Dave Carroll就单枪匹马跟美联航干了一仗。而且他的手法很别出心裁:写了一首歌。原因很简单:美联航弄坏了Dave托运的吉他,还不赔钱。Dave当时在芝加哥一个机场转机,突然听到身后一名乘客大喊:“他们在扔吉他!”托运这事吧,大家都心知肚明。快递包裹丢来扔去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扔行李箱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扔吉他???Dave的吉他可是价值3500美元的泰勒吉他啊……接到自己的宝贝吉他时,琴颈已经坏了。

涨价、延误、随身行李收费:早在4年前,这家外媒就吐槽过美联航等航空公司了>

早在2013年,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过文章点评“航空公司不会告诉你的10件事”,其中包括“同一个座位会被售卖两次”、“航班延误”、“行李丢失”以及“机票价格上涨”等,让人大跌眼镜……

-当我们遇到航班晚点、取消等等状况时?普通旅客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这里有一份指南供你参考: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航班>

不慌张,不撒泼,不沉默。向航公公司索赔是你的正当权利。旅客一定要记住两个关键点:第一,熟知各国运输安全管理的规定(不用都背下来,但知道用的时候到哪里查,比如收藏本文);第二,最终目标是经济手段解决,而非暴力。

人生有一大难过就是在原本美好的旅途中遇到类似的糟心事,祝福大家永远不会遭遇到这样的不快,如果不幸地撞到了,那就冷静地、沉着地拿出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气场:开撕。

互动话题:你在飞机上都遇到过什么奇葩事儿?

编辑:赵美之

聚点 | 13年来首次解冻的反腐剧,超大尺度值得一看

清明小假期里,除了雄安新区之外,大家讨论最多的是一部叫做《人民的名义》的国产正剧。乍一听名字,你或许会觉得它跟以往大多数反贪反腐的政治剧一样:剧情老套无趣,人物角色脸谱化,对真实问题避而不谈…..但它偏偏打翻了这些标签:不按套路出牌,真实到像在看今日说法,老戏骨们飚戏飚到过瘾,根本分不清谁是好人坏人……于是,网友们的搜索栏变成了下面这样:


关于这部爆火的正剧,背后的故事似乎比剧更精彩。

-豆瓣评分8.8,号称尺度最大的国产剧,这部看上去严肃无比的正剧为何能够吸引众多年轻人的目光?来看看追剧的人都怎么说。

尺度大到惊人的国产剧,这是第一部>

“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豆瓣已封神,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看>

-被剧情不符合逻辑、演技辣眼睛的国产剧“折磨”疯了的观众们终于可以大饱眼福了,这部聚集了各路老戏骨的剧处处体现着认真做事的“良心”。

《人民的名义》惊现良心道具,里面发的天涯帖竟然真实存在>

-扮演李达康书记的吴刚老师又一次火了,这位人艺的老演员上一次引起大众关注是饰演电视剧《潜伏》里的大反派陆桥山。我们已经数不清楚这是李达康书记第几次上微博热搜榜了,总之,这个为GDP操碎了心的官场“背锅侠”可真是圈了不少粉丝。

我们采访了达康书记,关于撞脸沈腾和欧式双眼皮儿,他都回应了>

-宅腐文化盛行的时代,追剧也有新姿势,再严肃的正剧也逃不过网友的“魔爪”……

组CP、颜粉撕X…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也没躲过新时代的“腐文化”>

-反腐一直是影视作品的敏感题材,国产反腐剧的十年,究竟经历了什么?这部剧背后,又影射了哪些“打老虎”的案例呢?

反腐反到“副国级”,这部13年来首次解冻的反腐剧透露出哪些风向>

-紧随互联网文化:直播、发帖、水军……最高检反贪局亲自参与意见修改,广电总局审核了4个月,这部良心正剧背后都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人民的名义》诞生记:50家投资方“逃跑”,最热反腐剧背后的商业冒险与选择>

除却反贪的教育意义,这部良心国产剧引发的全民狂欢背后暗藏着国产剧优秀作品太少的严肃问题。故事不好,演技不够是现在国产电视剧和电影的普遍问题。用编剧周梅森老师的话说:“都说现在年轻人喜欢玄幻,喜欢小鲜肉,根本不喜欢正经东西。但事实不是这样。”并不是观众不想看,只是缺少真正的好作品。
附送剧中人物关系表一张,右上角有惊喜。

互动话题:你最爱的一部国产剧是什么?

《Flipboard聚点》第28期。每周,我们甄选最优质的内容,带你深入发现一个新鲜话题。大好时光,我们一起读点儿好的。

编辑:赵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