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怀疑与偏见:“母胎单身者”为何恋爱空白?

昨晚深夜,在刷朋友圈的时候,刷出了两条七夕的广告。

一条催着恋人示爱,另一条暗示单身万岁。

预告了七夕当天,恋爱的秀恩爱,单身的喊自由。只不过,好像有一群人长期在狂欢中沉默不语——母胎单身者。

如果说“单身”因独立、自由以及个性得到了正名,但当“单身时长=生理年龄”的时候,“母胎单身”的名号似乎依然不那么光彩。

“什么,二十几年都没谈过恋爱?”

“是不是因为有什么问题,才没人选的。”

“母胎单身,感觉有点像情场loser耶。”

事实如此吗?母胎单身的人这么糟糕吗?他们又是为什么迟迟没有恋爱?七夕前夕,我与几个母胎单身近1/4世纪的朋友聊了聊他们的单身故事。

只有足够好,才值得被爱

“其实我在玩Tinder的时候会撒谎说谈过两次恋爱。”

陈帅帅躺在床上,漫不经心地把手机上一张张男生的照片向左划,“Nope… Nope… Nope” 。

陈帅帅,今年23岁,单身的第23年。

她曾有过一场长达五年的暗恋。自从高二喜欢上那个男生,陈帅帅无数次对自己说:“等变得再优秀点,再跟他表白”,只是,一下子就是五年。

大学毕业后,她如愿去了他在的城市——北京。在打听他的消息时,却从别人口中得知:“他已经出柜好几年了”。

因为“在喜欢他的五年里失去太多的筹码了” ,陈帅帅快速清零了对他的感情。同时开始玩起Tinder和积目,但她却在个人描述上撒了谎:“谈过两次恋爱”。

“会有些羞耻感,”陈帅帅扯断了自己开叉的发丝,“让男生知道自己是母胎单身,有种……输了的感觉。”

在两个软件上,她跟不少男生聊过,但始终不敢答应他们的见面邀约。她总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我怕对方见到真实的我后,会失望….毕竟,我还不够好”。

聊到这里,才发现在陈帅帅的恋爱观里,似乎是:只有当一个人“足够好”,才能吸引到别人,也才“值得”被爱。与不少母胎单身者接触后,有类似想法的不在少数。

“可能是我不够优秀,所以没人喜欢我。”

“我变得更优秀的话,被拒绝的概率会低一点。”

“那些各方面都普普通通的女生都有男朋友,为什么我没有呢?”

这些想法的背后好像存在一套所谓“优秀”、“成功”的恋爱逻辑。当一个人的外形、经济、文化等条件成为择偶的资本,每个人都在市场里明码标价。

如果从来没有恋爱过,可能会被认为“太挑”,或者觉得因你条件不好而导致别人不选你。

对于母胎单身者来说,更是在一次次诸如“我不够好,所以不值得被爱”的自我怀疑中变得胆怯,导致了情场上的“不主动”或者退缩。

现实的确骨感,漂亮女孩备受欢迎,有钱男性甚受吹捧。但这套逻辑是粗粝的,抹去人性的,试图将人仅当作商品一样看待,从不在意个体背后的那些可爱与闪光。与其用这样一套粗暴的标准去衡量且挫败自己,不如试着跟自己说:“我其实挺不错的”,然后勇敢地迈开第一步?

直到遇见“他”前,宁缺毋滥

24岁的Carmen没有恋爱经验,却颇像个爱情专家。

她总能头头是道地说些亲密关系的相处贴士,甚至帮身边的情侣朋友们解决各式情感问题。“比如他们吵架的时候,我会让女生试着多点换位思考,处理感情不要总是那么公主气,学着独立点。”

Carmen不乏追求者,本着“宁缺毋滥”的信条一直单身至今。她长期以来都在等待“遇上适合的人”,并时刻准备恋爱。

化妆,卷发,搭配,挑鞋,每次出门Carmen都精心打扮。她说,即使是长期相处的同事,也从来没见过她素颜的样子。“毕竟那个他有可能随时随地出现,那时候必须以最佳状态示人”。Carmen一手托着下巴,卷发在她脸旁垂下一个美丽的弧度。

与她认识多年,她常常会跟我分享她的恋爱想象。比如,她与未来的恋人在各种不同情景下相遇的画面,而当中的灵感通常来自于她最近看的言情剧。

她坦言,通过爱情剧可以体验不同的爱情,也能总结出很多情感经验,“生活中观察到的还是同龄人的小打小闹多,电视剧才更让我学会怎么成熟对待另一方”。

如Carmen所说的,“爱情”的话题总是无处不在,斩男妆容、爱情影视、亲密关系分析……“媒体会让你对恋爱产生憧憬”。

但当这份憧憬发酵成漫长的等待,她开始感到躁郁:“什么时候才能遇上合适的人啊?”,“这个人真的会出现吗?”,“我会不会就一直单着了啊”。

互联网时代,我们似乎总被“爱情”所包围。情歌、偶像剧、言情小说……市场提供着各式各样的媒介产品,现代人总能在荧屏上找到自己中意的“爱情体验替代品”。

特别是对一些长期单身的人来说,这种抽离的“爱情”能多多少少地满足对自身对婚恋的好奇,或是短暂地减轻个人的孤独感。

但如弗洛姆所说的,这些“替代性的爱情满足”仅是“精神上的鸦片”。如果过量吸食,或许只会导致对“虚妄爱情”的上瘾,更难让自己进入一段真实的关系。倒不如暂时先把所谓的剧本或套路搁置一旁,望望周围,尝试选择一个觉得还不错的人,让TA靠近你,让TA对你特别。

该恋爱的年纪,就该谈恋爱

怕成为同龄人当中的“少数”,是25岁的Gary急迫想脱单的理由。

“身边大部分人都谈过恋爱或有女朋友了,如果到这个年龄还没谈过恋爱,会像个异类。”

Gary不是没有主动过。大二的时候,在和一个女生相约自习一段时间后,Gary试着在微信约她出去看电影,在她答应后的几秒内,手机再次震动:“我可以带上我的闺蜜一起去吗?”。

那时,Gary笃定:“她应该对我没什么意思了吧”。电影散场后,他渐渐打消了对那位女生的好感。

他有时候会想,“单身至今,好像自然而然的”。中学时代从未考虑过恋爱,即使有好感也不会到谈恋爱的地步。本科时期的一两段暧昧,好像也就在试探和退缩中不了了之。直博到清华后,圈子又是以理工生为主,很难接触到女生。

为了打破僵局,他在两年前也尝试一些约会软件,“当时用还蛮有意思的,”但用着用着,他发现遇到的人“良莠不齐”,”有些学历很低,在上面找到女朋友的概率真的很低很低”。

对于想脱单而不得的情况,Gary是在读博后时而焦虑:“感觉自己能试的都试了,但好像就是没办法脱单”。

母胎单身的状态,似乎让一直按部就班的Gary感到慌张、不安。因为他意识到自己与“社会时钟”(Social Clock)的偏离:自己好像成为同龄人中的“少数”了。

“什么时候就应该做什么事情”,社会为个体的生命预设了时刻、定速以及进程,比如“毕业后工作”、“适龄时结婚”、或者是Gary正在焦虑的“该恋爱的年纪谈恋爱”,“社会时钟”摇摆着每个人的人生。

但是“社会时钟”的意义,不应是为生命设限,而是标记出大部分人的主要生命基准点,以供个体参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命轨迹和步调,而同理,对于个人的恋爱历程,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节奏,调整出属于自己的时钟。

现在似乎是一个“单身光荣”的时代,市场日渐青睐“单身经济”,媒体时常宣扬“单身万岁”、“独立自由”,但是如果是“母胎单身”,好像就不那么光彩了。

可能在许多人的认知里,“单身”是自主选择出来的积极状态,而“母胎单身”更多的是指一个人被动、不得已的消极处境。大众根据市场逻辑、媒体渲染、社会时钟等外部规范创造出这个符号,试图指向一个失落、空虚、封闭的群体。

在过多地接收旁人的不解、怀疑与偏见后,母胎单身者感到不安,甚至产生自我怀疑。如果你是这样一位母胎单身,倒不必草率地进入一段感情,或者喃喃着埋怨社会偏见,重要的是单身得明明白白。

如果在面对自己单身状态的时候,发现不安感多过于享受。不妨直视这些情绪,明晰它们来自哪里。如果有部分焦虑感来自于外部压力,不妨试试挣脱它们对自己束缚。

“母胎单身”的出现与消费,或许就是对他们的另一种压迫性歧视。每个人应当意识到,这种歧视的背后是由怎么样一套社会规范构建的系统推动着运转。然后像解构“单身”的歧视成分一样,一步步地拆解这套机器。

红板报是全球最大新闻聚合平台Flipboard中文版,一个颜值和品质兼备的资讯App,致力于为读者创造一个干净、好看、激发创新力的阅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