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随性而行 蒂芙尼全新呈献Tiffany Lock系列珠宝

蒂芙尼全新呈献Tiffany Lock系列广告大片

2022年8月15日,世界著名珠宝品牌Tiffany & Co. 蒂芙尼耀目呈献全新Tiffany Lock系列珠宝,以前卫设计语言大胆诠释感知自我、联结他人的现代精神,呈献独树一帜的摩登魅力。今年九月,四款中性设计的Tiffany Lock系列手镯将全球同步发售。

蒂芙尼产品与传播执行副总裁亚历山大·阿尔诺(Alexandre Arnault)表示:“作为蒂芙尼全新标志性作品,Tiffany Lock系列将简约线条与革新锁扣开合设计巧妙结合,为经典功能性设计赋予雅致意趣。能为大家呈献这样一款风格力作,我们感到十分高兴。”

Tiffany & Co. 蒂芙尼Lock系列18K黄金手镯与18K黄金及白金镶钻手镯

“不拘一格,随性而行。”——这是全新Tiffany Lock系列的精神内核。即将上市的18K黄金及玫瑰金手镯分别有镶钻款式与纯金属款式可供选择。系列灵感源自蒂芙尼古董珍藏库中的经典挂锁,品牌大胆赋予其兼容并蓄、亲密联结的现代内涵。创新式旋转锁扣开合设计巧妙呼应挂锁功能,随性的设计彰显每一位佩戴者的自我魅力。

全新Tiffany Lock系列广告大片

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蒂芙尼便推出功能性挂锁作品。到20世纪中叶,挂锁逐渐延展成为蒂芙尼设计元素之一,融入到钥匙扣、钱夹、胸针、项链等不同作品中。而伴随Return to Tiffany®、Tiffany HardWear等系列的相继问世,挂锁元素也在过去20年间不断呈献新意设计,焕发摩登魅力。

左:Tiffany & Co. 蒂芙尼Lock系列18K玫瑰金及白金镶钻手镯;右:Tiffany & Co. 蒂芙尼Lock系列18K黄金镶钻手镯

全新Tiffany Lock系列跨越设计边界,将功能意义化为美学符号,打造鲜明瞩目的个性风格,传递“不拘一格,随性而行”的独特主张。四款Tiffany Lock系列手镯即将于全球部分蒂芙尼门店及蒂芙尼官网同步发售。2023年1月,蒂芙尼还将推出更多Tiffany Lock系列珠宝作品。

Tiffany & Co. 蒂芙尼Lock系列18K黄金及白金镶钻手镯与18K玫瑰金手镯

“解构之美” 装饰艺术与制表技艺的精妙邂逅 江诗丹顿19世纪至今典藏名作展

·         江诗丹顿臻选12枚品牌典藏名作,呈献“解构之美”主题展览,彰显品牌在制表艺术中对细节与生俱来的入微关切

·         202288日至1023日于上海南京西路旗舰店展出

202288日,上海——若没有精湛的技艺,钟表便无法可靠而巧妙地实现时间度量的首要功能;若失去艺术大师的奇思妙想,钟表创作或将被桎梏于机械科学的疆域。当装饰艺术与制表技艺相遇,方能孕育出自成一派的时计艺术,而这正是江诗丹顿的专长所在。自创立以来,江诗丹顿融合精妙美学与超卓技艺,不断打造杰出的时计作品,于入微细节处尽显美感。解构之美主题展览即聚焦于美学与技艺的紧密交织,展现出品牌始终坚守的制表之道。

19世纪,欧洲制表业欣欣向荣。深得各国皇室信赖的制表大师们打造出航海天文时计,成为海上征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高居于钟楼之上,搭载天文复杂功能的时钟则被微型化至小巧的表壳内,可贴身收纳于马甲口袋;随着冶金技术的优化,以及新型擒纵系统的问世,时计精准度不断提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们对先进技术的倾慕和对复杂精妙杰作的向往。

全新的客户群体

欧洲各国的皇室贵族一度是制表大师们的座上宾。然而,随着工业领域的蓬勃发展,资产阶级崛起,他们对时间的掌控极为重视。这一新兴的社会阶层不仅关注当时的技术革新,亦注重日常用品的装饰性。江诗丹顿由此迎来了全新的客户群体——无论男士或女士,他们都热衷于新颖的装饰设计、别具一格的佩戴方式,乃至独创的机械构造,希望能透过时计来彰显当时兴起的个性化追求。

 新品位和新需求的出现,伴随着对于主流美学规范的大胆突破。在此之前,高级工艺领域仍严谨地奉行着彼时王公贵族们所推崇的低调奢华风尚。1820年代,审美解放的风潮开始盛行。装饰艺术、建筑乃至制表领域无不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鲜活的创作灵感取代了传统规范,复古造型被赋予重新诠释,东方文化大放异彩,此外亦不乏这两者的巧妙交融。这一崭新的审美风格承载着人们对异域风情的向往,以及对于孕育了经典美学的文艺复兴乃至古典时代的无限追思。此时,江诗丹顿敏锐地意识到,可以充分施展精湛技艺,采用金工般细致的打磨工艺,打造出华丽装饰的时计杰作。

艺术追寻之旅

及至20世纪,制表业风云巨变。最初以珠宝时计的形式出现于女性腕间的腕表逐渐取代怀表,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由于腕表相较怀表更显露于外,容易引人注目,因此被赋予了全新的情感表达,成为展现创意的舞台。彼时,江诗丹顿已凭借品质非凡的基本款机芯及复杂机芯享誉盛名,并由此在构造及装饰美学方面展开了对于特殊造型时计孜孜以求的创新探索。精妙的艺术工艺绽放出瞩目魅力,通过机刻雕花、珐琅彩绘、手工微绘、珠宝镶嵌、漆绘工艺、手工镂雕等技艺,呈现出丰富的装饰效果。这些传承悠久并不断精进的艺术工艺与深厚的机械制表造诣共同造就了江诗丹顿的品牌精髓。

 江诗丹顿此次举办的展览,正是为了彰显这一美学精神,致敬装饰艺术与制表技艺的精妙邂逅。展出的时计臻品涵盖了品牌200余年来的非凡制表传承和超卓技艺,将江诗丹顿自1755年创立以来不断传承与革新的艺术探索历程娓娓道来。

综述

江诗丹顿倾力呈献“解构之美”主题展览,汇集12枚品牌典藏时计,展现在时计创作中精湛制表技艺与装饰艺术的紧密交织。自1755年成立以来,江诗丹顿不断将品质非凡的先进机械技艺与创新艺术工艺和谐交融,两者共同成就了细致入微的解构之美。

解构之美” —— 江诗丹顿典藏名作展

时间:2022年8月8日至10月23日 10:00 – 22:00

地址:上海市南京西路1159-1165号,上海南京西路旗舰店

“解构之美”

江诗丹顿对于细节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与专注。从设计师每一次深思熟虑的美学抉择,到手工匠人细致入微的装饰打磨,无不彰显出对细节的执着追求。每一枚时计作品的各个部件都饱含匠心,即便是隐于机芯内部的细节也一丝不苟。放眼细看,可欣赏到表盘上精致的机刻雕花图案, 还有镶嵌珠宝的分钟刻度圈、线条优美的经典马耳他十字造型表链链节、陀飞轮框架上指示秒钟的精巧蓝钢螺钉,以及镜面抛光的三问报时音锤、夹板和板桥上精细的倒角打磨,更有以微绘珐琅工艺生动呈现风暴下破浪前行的船只。江诗丹顿深信,对细节的入微关切成就了解构之美,美在此真正得以显现。

珐琅黄金怀表,银色表盘 – 1826

这枚女士黄金怀表诞生于19世纪初期,融合多种装饰工艺,尽显华美珍贵。表壳由雕刻师采用浮凸雕刻工艺,以雕刀精心雕琢而成装饰图案。实金材质镂雕后,可以欣赏到精美的阿拉伯式花饰,经由锉刀精心打磨并经过抛光处理,呈现亮面与哑光交替的装饰效果。所有的纹饰图案均以黑色和白色大明火珐琅制成,中央的里拉琴亦采用这一工艺,致敬希腊神话中的信使之神赫尔墨斯(Hermes)。里拉琴也是诗歌的永恒象征。

双面黄金怀表,具备48个月万年历及月相显示功能,珐琅表盘 – 1884

19世纪,江诗丹顿是当时极少数设有专门工坊用于打造复杂功能和超卓复杂功能怀表的制表品牌之一,由此问世的时计作品往往需历经数年研制而成。这枚怀表便是明证:看似简约的珐琅表盘下,隐藏着精妙复杂的内“芯”。打开表底盖,即可一览表背万年历机芯的三重日历显示,在白色大明火珐琅表盘的映衬下格外清晰。这枚怀表曾在1884年的日内瓦天文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圆形镂雕白金珐琅怀表,水晶表底盖 – 1926

1920年代,时间显示被赋予巧妙“旋”机,制表技艺可以与外观一样引人入胜。为彰显这一制表理念,江诗丹顿在当时推出首批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镂雕怀表。精心装饰的镂雕机芯展现出品牌非凡的技术造诣,与精妙的美学设计相得益彰。这枚怀表采用构造通透的表壳搭配水晶表底盖。为了不影响通透美感,分钟刻度圈和12个阿拉伯数字时标均以珐琅工艺装点于表圈之上。

魔术手(Arms in the air)怀表,采用黄金搭配白金材质,银色缎面拉丝表盘 – 1931

19世纪起,极具原创性的读时方式成为了江诗丹顿时计作品的特色之一,其中就包括逆跳显示以及由此推出的魔术手(Arms in the air)显示机制。这枚怀表便是一款典范之作,表壳以白金与黄金打造,表盘中央饰有一位印度魔术师人偶,以镀镍银质打造,以雕刻和珐琅工艺装饰。在装饰艺术(Art Deco)风潮的鼎盛时期,珠宝商渴望丰富其作品类别,这类时计因此深受他们的青睐。

女士红金袖带表,银色调表盘 – 1946

19世纪,腕表最早被用作可显示时间的女性专属配饰,但随着它越来越常见于女性腕间,腕表开始成为挥洒蓬勃创意的舞台。表壳从最初的圆形转变为更多大胆不羁的造型。腕表呈现出别具个性的美学魅力,江诗丹顿于1946年推出的这枚金质袖带表便是如此。顺应这一浪潮,江诗丹顿锐意创新,自由释放各种奇思妙想。

黄金怀表,表底盖装饰微绘珐琅画作《恋人》,银色拉丝表盘 – 1947

Carlo Poluzzi(1899-1978年)是制表史上最伟大的珐琅彩绘大师之一。多年来,他为江诗丹顿时计作品绘制了众多珐琅画作,其中不乏再现或重释经典名画的精妙之作。这枚怀表上的微绘珐琅画作《恋人》(Les Amoureux)便尽显这一复杂工艺的精髓。17世纪以来,微绘珐琅工艺为日内瓦赢得了显赫美誉,如今通过江诗丹顿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部门得以传承,由艺术大师凭借娴熟工艺为时计赋予细致美感。

Saltarello枕形腕表,机刻雕花粉红金表盘 – 2000

跳时显示设计是为了方便读时,这一复杂功能往往与逆跳分钟显示功能搭配,1998年推出的Saltarello 腕表便是如此。进入千禧年后,这两项功能成为江诗丹顿制表技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款Saltarello 腕表问世于2000年,时间显示方式灵感源于20世纪初的电梯楼层指示,表盘上的精美手工机刻雕花纹饰仿佛随着指针的转动迤逦铺开,搭配枕形表壳和阶梯式表耳。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Les Masques面具 “日本面具”黄金腕表,蓝宝石水晶表盘镶贴金质雕刻工艺装饰而成的面具图案 – 2008

2007至2009年,江诗丹顿推出题材恢弘的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Les Masques面具腕表,重现巴尔比耶-穆勒(Barbier-Mueller)博物馆馆藏的12张著名面具,致敬璀璨的原始艺术。此枚腕表中以金质雕刻镶贴工艺精心刻画出日本佛像面具。蓝宝石水晶表盘上,中央面具的周围以真空镀金技术镌刻法国作家米歇尔·布托尔(Michel Butor)的短诗,诗句以螺旋状排列。表盘边缘四个角落的视窗分别显示小时、分钟、星期和日期。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La Symbolique des laques莳绘 “梅莺”粉红金腕表,搭载镂雕机芯,漆面表盘 – 2010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彰显了江诗丹顿对不同地区艺术及文化的热爱。其中,La Symbolique des laques莳绘腕表旨在致敬日本的传统漆器装饰工艺 – 莳绘(Maki-e)。此工艺指在还没干透的漆面 (通常是黑漆) 上喷撒金粉或银粉,以描绘出精美的装饰图案。这一系列腕表由江诗丹顿与1661年创立的日本京都著名漆器品牌象彦(Zôhiko)独家合作推出。这枚双面腕表配备正反两个漆面表盘,透过两面均可欣赏到镂雕机芯的精密构造。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Chagall & L’Opéra de Paris夏加尔与巴黎歌剧院 “向著名作曲家致敬”黄金腕表,大明火微绘珐琅表盘 – 2010

1964年,法国绘画大师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应时任法国文化部长André Malraux的委托, 为巴黎加尼叶歌剧院(Opéra Garnier)重新绘制穹顶。50年后,江诗丹顿邀请微绘珐琅艺术大师安妮塔·波尔谢(Anita Porchet)挑战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将夏加尔的这幅名画重现于方寸表盘之上。表盘的边缘设计以巴黎歌剧院的第二帝国风格镀金装饰为灵感,以手工雕刻工艺刻画出12位姿态各异的仙女。

 

Malte马耳他系列镂雕陀飞轮铂金腕表,具备指针式日期和动力储存显示功能,蓝宝石水晶表盘 – 2014

自2012年以来,江诗丹顿便将Malte马耳他系列的酒桶形设计与闻名遐迩的机械结构相结合。这枚腕表正是经典代表,搭载通体经过悉心装饰的镂雕复杂功能机芯。主夹板以及每个板桥均运用雕刀镂空, 并手工雕刻装饰图案。雕刻手法需极为精准,有时精细到只有十分之一毫米。时针和分针轴心上移,为下方的陀飞轮留出更多空间。陀飞轮框架呈品牌标志性马耳他十字造型,设有小秒针。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Les Univers infinis无限宇宙 “骑士”白金腕表,表盘采用细工镶嵌和金质雕刻工艺装饰 – 2014

这是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Les Univers infinis无限宇宙推出的第二组时计作品之一,灵感源自荷兰艺术家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年)的几何艺术杰作。细工镶嵌工艺大师运用实金和珍珠贝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材质,创作出极为繁复的表盘图案。他们先雕琢出每个骑士的形象,然后犹如拼图般在黄金底盘上将它们仔细拼接出来。每件图案之间没有明显的缝隙, 要在方寸间实现这种极为细致的工序绝非易事。最后,雕刻大师以雕镂工艺逐一刻画出骑士和马匹身上的细节线条。

 

植物绮境,璀璨凝驻 蒂芙尼于上海呈现2022 Blue Book 高级珠宝系列BOTANICA

Tiffany & Co. 蒂芙尼2022 Blue Book高级珠宝系列BOTANICA活动现场

2022年8月,世界著名珠宝品牌Tiffany & Co. 蒂芙尼携全新2022 Blue Book 高级珠宝系列 BOTANICA 登陆上海,开启繁花百态的高级珠宝探寻之旅。“植物绮境”、“让·史隆伯杰自然灵感”、“蒂芙尼钻石”及“蒂芙尼珍宝阁”四大展区,共同构造一方绮丽植物世界,以珠宝之艺诠释自然之美,生动展现蒂芙尼传承不朽的匠心美学。

 

篇章一:「植物绮境」

在掩映于梧桐绿荫的洋房建筑中,全新蒂芙尼2022 Blue Book 高级珠宝系列BOTANICA将品牌与植物的深厚渊源娓娓道来。从以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Louis Comfort Tiffany)经典蒲公英头饰为灵感的珠宝,到深受典藏设计启迪的花卉主题作品,传承与创新交融碰撞,尽显蒂芙尼高级珠宝隽永不凡的植物美学。

“植物绮境”展区

这款蒲公英造型项链镶嵌一颗重逾12克拉的主钻,精细铂金丝搭配颗颗美钻向外延伸,层次丰富而又和谐,令人联想起蒲公英的轻盈飘逸。而灵感源自蒂芙尼古董珍藏库的鸢尾花造型胸针,在珐琅淡紫色调与黄钻灼灼火彩的互映下,典雅灵动,栩栩如生。

左:蒲公英项链,多⽤途佩戴作品;右:18K黄金镶嵌珐琅及浓彩黄钻胸针

 

篇章二:「让·史隆伯杰自然灵感」                

步入“让·史隆伯杰自然灵感”展区,绿意盎然的视觉设计展现了这位传奇设计大师对自然的深切喜爱。无论是舒枝展叶的植物花卉,还是斑斓跃动的动物生灵,都在蒂芙尼流光溢彩的宝石组合与匠心工艺下,定格趣致姿态。

“让·史隆伯杰自然灵感”展区

这款瞩目的花叶造型项链以总重逾63克拉钻石打造一花一叶,经蜿蜒的18K黄金枝蔓串联组合,呈现浑然一体的夺目光彩。作为让·史隆伯杰的经典设计,“石上鸟”胸针同样精巧不凡。振翅欲飞的钻石小鸟伫立在灿若骄阳的黄钻之上,一展华美灵动之趣。

左:铂金及18K黄金镶嵌圆形明亮式钻石花叶造型项链;右:铂金及18K黄金镶嵌黄钻“石上鸟”胸针

 

篇章三:「蒂芙尼钻石」

来到“蒂芙尼钻石”展区,幽雅静谧的空间布局,引领感官即刻沉醉于钻石光芒中。精美繁复,抑或是简约现代,不同风格的钻石珠宝作品于悬挂式展柜中一一呈现,以摄人心魄的璀璨光华,诠释蒂芙尼对钻石设计与艺术风格的不懈追求。

“蒂芙尼钻石”展区

 

篇章四:「蒂芙尼珍宝阁」

自19世纪开始,蒂芙尼便以善于探索和发现新品种宝石而闻名,其中紫锂辉石、摩根石、坦桑石、沙弗莱石及蒙大拿蓝宝石更有“蒂芙尼传奇宝石”之称。此次品牌独辟“珍宝阁”,呈现包含红钻、绿钻、蓝钻、粉钻、哥伦比亚祖母绿在内的37颗珍罕彩色钻石和宝石,以非凡数量与缤纷色彩,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珍宝盛宴。而作为首个公开钻石溯源体系的奢侈珠宝品牌,蒂芙尼分享原产地及工艺信息的先锋之举,亦赋予高级珠宝定制更多意义。蒂芙尼的能工巧匠利用高超技艺与创新设计为这些钻石和宝石赋予新生。宾客可在“珍宝阁”挑选心仪的彩色钻石和宝石,并与蒂芙尼专属设计团队沟通打造属于自己的高级珠宝,为作品注入更多个人情感,并见证蒂芙尼作为“King of Diamonds”的至臻品质和匠心工艺。

“蒂芙尼珍宝阁”展区

漫步植物绮境,沉浸艺术之美。蒂芙尼将经典植物主题化作当代美学符号,以卓然匠艺刻画如生姿态,致敬奇花异卉的隽永之美,书写独树一帜的风格魅力。

青麦流金,惊艳登场 宝珀经典V系列文学奖2022全新限量款腕表问世

“往时间纵深行进,以文学做时间的延长线”。第五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名单揭晓之际,宝珀经典V系列文学奖2022全新限量款腕表惊艳问世以高级制表致敬文学与青年

全新限量款集合宝珀经典V系列众多签名式元素,选择了V系列最受欢迎的旗舰表款——全历月相6654并首度采用浓郁绿色与金质的搭配,寄托着对如青麦般生长的青年作者们,终有一天结出金丰硕成果的美好祝福与期待。此次限量款还以金雕工艺在贵金属摆陀上雕刻手持羽毛笔图案装饰寓意灵思涌动,妙笔生花

藏不住的尊贵,致胜人生。宝珀经典V系列文学奖2022全新限量款全历月相腕表6654全球发售100枚,每枚均有独立编号。

宝珀经典V系列文学奖2022全新限量款全历月相腕表6654

公正、权威、专业是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诞生时确立,并将一以贯之的原则。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已渐渐成为中文写作世界里最有生命力和包容性的重要奖项,更是一个联结读者与作者的重要平台。肯定与嘉奖45岁以下青年作家的创作恒心和才华,更希望为关心中国文学的当代读者每年提供一份充满价值的创作者名单,为未来回看时留下文学局面的编年记录。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愿向大众传递一则简单而意味深长的信息,“读书,让时间更有价值”。

宝珀经典V系列文学奖2022全新限量款全历月相腕表6654

此次限量款特别运用宝珀引以为的金雕工艺,在摆陀上饰以专为文学奖设计的精美图案——手持羽毛笔,蘸墨书写透过蓝宝石玻璃背透呈现出的是由宝珀金雕大师们手工完成的华美机芯纹饰经典设计之后隐藏着低调深沉的光华。

宝珀经典V系列文学奖2022全新限量款全历月相腕表6654,在81届文学奖初名单揭晓之际惊艳问世,全球限量100枚。宝珀愿以这样一枚凝结诚意与工艺,具有非凡纪念意义的作品,传递宝珀的文学态度——“往时间纵深行进,以文学做时间的延长线”,致敬文学精神

2022年第五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名单揭晓

2022年第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选名单今日揭晓

梁永安林白刘铮罗翔王德威(按照名字拼音排序)组成的当届评委三个月悉心审读分别数十参评作品提名自己所爱共同组成本届文学奖入围初名单。初名单后,9月15日,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将依据评委多数表决结果,公布最终入围名单的5作品敬请期待。

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由瑞士高级制表品牌BLANCPAIN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出版品牌理想国共同发起公正、权威、专业是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诞生时确立,并将一以贯之的原则。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是华语文学领域首个为发掘和鼓励4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由商业品牌与出版社联合创立的奖项。这一奖项的设立,是为了让大众真正感受到“读书,让时间更有价值”。

第五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主题为“从此刻出发自今年4月15日开始征件,截至5月22日止,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共收到来自作家与出版单位的数十部小说作品参评。本届评审委员共同提名入围2022年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名单15部作品如下:

2022年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名单(按照作家名字拼音排序及评委推荐语

郭爽《月球》

郭爽以少见的大手笔,展现了在当代中国历史跌宕中随之起伏的青年人的追求、幻灭、挣扎与不甘。其视野之开阔、文笔之精纯、对人物情感的细腻体贴、对叙事结构的精心营构,都是第一流的。本书有六部短篇,代表着寻找自洽人生的多个维度。小说引用了苏格拉底的一段评论,他说大部分人的一生都如梦游一般,并不知道世界的真相。这部作品也让我们能够重新考察人生的对焦。

她的叙述不是一条单向的、容易的道路,而是辐射出去。辐射的东西又互相咬合、摩擦。在线条繁复的同时,作品深埋的那根线却又是清晰的所以她的作品,人物更复杂丰富,也更曲折饱满。读来使人百感交集。有新鲜的经验,一种新的世界观。

黄丽群《海边的房间》

小说《海边的房间》描写的都是现代社会的寻常人生,然而在作者笔下,种种小人物情韵百出,困顿中有机动,流离中有因缘,都不是人为的造境,宛若顺流而下的漩涡。这本集子的12个短篇小说各有不同的故事,作者在马赛克式的拼图中力图呈现人物共同心路,重拾人们在岁月中一点点失去,又久久难忘的美好憧憬。作者的叙事笔调暖性而通透,写出了我们在生命游踪中的百般滋味,苍茫中悲欣难辨,那些凡人小事中闪动的温情,让人深深感动。

霍香结《铜座全集》

百科全书式力作,重点明显转向方志文类写作,但又不为所限。借南方小镇风物人情、草木生态投射现代知识生成的过程,无中生有,出虚入实,最终指向虚构之必要,“创世纪”之必要。

全书有鲜明的异质性,一部不断从内部生长的综合之书。凝聚了作者极大的能量,知识与生命体验互相弥漫。深沉、庞杂、浑厚,另开一路。体量庞大,方志体、风俗、族谱、口述史、词典、食谱、传说、巫术、诗歌,纵横交织。是文体实验走到一个高处,极具叙事雄心的小说。

李宏伟《引路人》

此书视野宏阔,与现实有一种撞击,是人类在危机之中的感觉。既是未来的,又是现实的,也是最终的。有想象力,但想象力不是飘的、玄虚的。是一种下沉的想象力。有强劲的哲学思辨。故事、结构都好,有一种让人读到最后的文本引力。

林棹《潮汐图》

巨蛙历险,从南方珠江水域开始,周游列国。构思奇特,悬想连篇,既有后设童话乐趣,所设置的动物、风土、政治隐喻又尽在不言之中。作者行文华丽,凸显南方特色处,值得继续讨论。

语言新鲜、繁茂,音调特别,是粤语独有的铿锵。视野广阔,有一种海洋气息,在地性与国际性共存。强烈的诗性。有一种光色跳动水色连绵之感。从讲述方式、语言、想象力各方面,是汉语文学的新因素

小说以扎实的史料为基础,展开了具有丰满细节的超验性想象,将东西方异质性的复杂生存融入到万物有灵的时空,穿梭不停地观察着人类文明的板块碰撞。在作者笔下,雌性巨蛙所涵括的生命价值打破了东方与西方、“我们”与“他者”的僵硬界限,以神话般的虚构,深切地探寻着人类共享的温暖。

三三《俄罗斯套娃》

一本直面心灵深渊的书,描写了失控与荒凉语言俏跳繁复,也有凛冽。

作品整体风格强烈。诗性、锐利、暗黑,既有坚硬感与决绝感,又有引向悠远的能力。

有些篇目,读之有窒息以及击中感。有一种生命的痛切。

苏方《暴雨下房里

苏方以爽净流丽的文字写男女在爱恋中的贪嗔痴,对当代情侣间的对话做了最生动而准确的再现。《重逢》《出差》《李楠》等篇写得尤其动人

孙一圣《夜游神》

作者以家乡山东菏泽曹县为叙事背景,书写了古老而苍茫的乡村社会变迁。巨大的历史变迁给每个农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作者也以一种富于试验性的语风讲述着乡土上的碎裂、挣扎与坚韧。这本集子中的五篇小说都回荡着对乡民未来命运的叩问,又仿佛提灯者,沿着时代匆匆而行的路途,寻找那些被普遍忽视的朴素价值。

糖匪《奥德赛博》

在大量科幻新著中,糖匪的作品显得与众不同:《博物馆之心》《孢子》等篇都写得很“甜”,在人类文明倾圮的异常宏大的科幻背景下,糖匪写出了她独特的浪漫,而难得的是,这种“甜”和浪漫并没有抵消掉她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深沉思考。

王威廉《野未来》

作者糅合当下城市浮世绘与科幻元素,形成一种“后科幻”风格:乌托邦或恶托邦不再,赛博格或大数据运算成为日常,未来其实就是现在,我们都生活在“惘惘的威胁”中而习以为常。部分作品稍有概念先行之虞,但无碍作者对后人类时代的“人”何去何从的深思。1902年梁启超写出《新中国未来记》;两个甲子后有《野未来》作为对话。

魏思孝《王能好》

描写底层社会的现实主义作品,结构精准,叙事细腻。对当代北方农村生活、城乡关系有许多令人省思的观察,也避免类似题材感伤或煽情倾向。

小说主人公孤独一生,以喋喋不休的话语倾诉自己无法承担的生存。一个卑微渺小,从未获得他人的尊重,也从未尊重过自己的农民心有不甘,又无力改变,尖锐的自我碰撞,消耗了他全部的生命能量,最后归于尘土。真实令人不悦,但文学不能忽视被伤害和被侮辱者的故事。

 伊格言《零度分离》

这是一部讲述未来的小说,时空跨度宏大,让人思考人类的独特性何在。科技能够解决人的孤独吗?可以肯定的是,科技让人在虚拟世界中联系越来越紧密,不再六度分离,甚至只是零度分离。但是虚拟世界的紧密带来的是现实世界的疏远,人的孤独感随着科技进步与日俱增。科技能够让人类更幸福吗?未来就一定比当下更好吗?这是本书带给我们的思考。

于一爽《船在海上》

于一爽最擅长描写青年女性在情感上的希冀、试探与疏离。她以一种“外冷内热”的笔法,来书写在当代生活中似乎怎么都得不到满足的对心灵契合的渴求。她这部新著中的作品,较之她以往的《火不是我点的》《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更加沉着,也更有韧劲。

张天翼《如雪如山》

小说集以八个女性的生活故事,折射出当代女性的不同处境与心境,在差异中鲜明地呈现出现代社会复杂而多变的情势,以及女性面对明暗错综的生活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作者擅长探测女性心理世界的深处,以敏锐的笔触,触碰着各个不同的心境瞬间,洞照那些女性的隐痛和爱憎。七个女主人公的名字发音相,隐喻着当代女性的普遍生存状况,共名中的无名,深沉地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生命价值的追问。

周于旸《马孔多在下雨》

书写浮生悲欢乍看有如言情叙事,但作者用心远过于此。借由偶然、聚散等传统主题,各篇作品表达更深的感喟:生命的错过与巧合,“永动”与等待等,凄迷神秘处俨然呼应先锋作家如余华、格非等早期丰采。但作者运用淡淡科幻或魔幻元素,使全书召唤不同的时代氛围。

附:2022年第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介绍按照名字拼音排序

梁永安复旦大学文学创作研究生导师。

林白作家,当代中国女性经验最重要的书写者之一。

刘铮,文学评论家资深媒体编辑、书评人。

罗翔刑法学教授

王德威,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比较文学系教授,文学评论家。

开聊! 第五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线上论坛

2022年第五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选名单公布在即,在公布之前,五位评委——梁永安、林白、刘铮、罗翔、王德威——和“报幕人”许子东一起在线上聊了聊对今年参选的67部作品的整体感受和对青年作家的期望。

在线上论坛中,有许多有趣的瞬间,我们整理出来放在文字回顾之前与大家分享,在哔哩哔哩Bilibili也可以观看完整对谈。

 第五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线上论坛

 

精彩摘录

梁永安老师自我介绍之后,许子东老师调侃他是“爱情专家”,梁永安老师一本正经地说:“文学里面有很多爱情主题。”

林白老师看到今年参选的作品,用了一句很美妙的话——“一下子冲到海面上,蹦得很高,我在水里看着他们好厉害,喷出很多气泡。”她还提前表达了对一些作品的喜爱,我们不得不做消音处理。

在文学一线工作很久的刘铮老师,说到今年的作品时,扮演了红脸的角色,但两个小时之后,他从悲观的批评变成乐观的祝福。

罗翔老师一直自称“门外汉”,他总“感觉好像又听到苏格拉底的嘲讽,你这个无知的人又在跨界发言”,许子东老师及时补上:“在座的只有你听到苏格拉底的声音,我们都没有听到(笑)。”

王德威老师不仅聊到了大陆的青年文学,还提到了台湾地区文学和马来西亚华语文学,与此同时他还注意到了南方文学的亮眼表现。

许子东老师担任过首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友情提示各位评委,可能在未来评选中会出现争执:我们最后那次评委讨论吵得一塌糊涂,那次碰到像唐诺这样的人真是苦死了,跟他战斗。

 

01

本届作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许子东请大家简单说说对本届作品的整体感受,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现象,以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跟海峡两岸、大中华地区其它文学奖比较,有什么不同?

梁永安:这届作品和我的期待还是有非常大的共振。我们的文学在巨大的历史变化里,在很多方面是失声的、缺席的。发生变化的历史内核部分,有的阶层,比如那些背井离乡的打工者,表达的时候还没到。所以我会有一个最深切的体验,中国现代文学失去了很多机会,比如乡村的声音并没有很好的呈现,我们的乡村是全世界最大的乡村,我们本来应该是写农民或者乡村小说最好的国家。我看这些作品的时候特别重视乡村这一块,这些失声者。

很多写自己的乡愁、纠结,来到城市的种种心路,非常讲个人精神的微体验,用一个外在的逻辑、大的历史来解释自己,发声的这部分很多都在城市里。我们的青年文学还是力求跟历来的文化或生命价值找到一种衔接,你可以感觉到背后有一种推力想去质问生存的种种问题。但总的来说,它的美学不是悲剧式的、英雄式的、毁灭式的,而是尽量在人伦里、在人的世界里去书写破碎,跟我们的传统还是有一定的勾连。

我总的感觉,代际的紧张感,这方面的书写还需要大大加强,现在90后、95后父母是农业社会最后一代人,新的一代青年是现代社会的第一代人,真正在历史的关口,这时候青年写作,代际关系是特别复杂的,怎么把它更好地写出来,不是表面的问题,而是深度的问题。

许子东:梁永安教授提到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现代青年人写作当中的乡愁,一个是代际的紧张感。双雪涛的作品里写下岗工人,说离开工厂就是他的乡愁,就像农民离开土地一样,而且他的作品里面,的确像你说的,代际之间紧张,但不是毁灭,而是觉得自己的父辈被人欺负,作为儿子辈看不下去,而这种儿子辈看不下去父辈被人欺负,其实在苏童、贾平凹等很多作家里一直都有体现,而只是他们的作品里面父辈是被革命浪潮冲击。青年作家跟前一代的关系,不仅是生活当中他们跟父辈的关系,还有他们跟前一辈作家的关系,到底是一种毁灭性的挑战,还是一种貌似挑战实际上还是在传承接受这种苦难的宿命,我只是正好有一个联想。

林白:我以前没有那么集中地读过青年作家的作品,这一次集中看了个把月,戴着老花镜,觉得很厉害,让人振奋。一下子冲到海面上,蹦得很高,我在水里看着他们好厉害,喷出很多气泡,很激励的。

一包书打开,有的居然有900多页,两个手捧着才行,一个手拿不住,看了好吓人,非常烧脑,我从头到尾每一页都看了,体量庞大,综合性非常强,方志、通俗、族谱、口述史、词典、食谱、传说、巫术、诗歌……什么都有,纵横交错,我觉得是文体实验走到了一个高处,所以我认为它是最有叙事雄心的小说。我没有学院知识分子这种话语体系,我就是老百姓的,按照烧脑和不烧脑区分。看这批作品也是有点累的,相当于每看一部就翻过一座山。总的来说很棒,肯定是比我年轻的时候写得好多了。按长短分,这次可能长篇更多。宝珀理想国文学奖以前好像都是短篇集拿奖,一个文学奖那么有影响力,应该有长篇出来,结果这次有很多长篇来了,而且很棒。有的小说用方言写作,我一边看一边用铅笔标注那些词,一看这个词很熟悉,我小时候用过的,但是这三十多年我已经完全忘记了,这些词从茫茫黑暗中冒出来,TA在地,我不在地,语言铿锵有力,有广阔的视野、海洋气息,也有很强烈的诗性,光色、水色都是很好的,讲述的方式、语言想象力。还有一部写未来的事情,又是未来,又是现代,他很有想象力,这个想象力不是漂的,不是玄虚的,它是下沉的,这个作者有很强劲的哲学思考。当这个评委原来觉得压力很大,是一个有负担的东西,但是阅读到好的作品,自己觉得很有收获。

许子东:以我的经验告诉你们,我们最后那次评委讨论吵得一塌糊涂,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看法,最后真的完全是靠选票,而且不单是你投一个人,你还要投其他人,哪怕是放到第二、第三,都会影响到TA最后的总分,所以这是这个奖可爱的地方,它真的就是你们五个人最后决定,我那次碰到像唐诺这样的人真是苦死了,跟他战斗。

刘铮:由于我在一线工作比较久,所以我决定不说很多好话,想从否定的角度上来谈我的一些观察,来讲一些我认为这些作品缺少的东西。第一,我以前读过夏志清先生一篇文章,印象很深,叫做《现代中国感时忧国的精神》,这篇文章里面举的一些例子不是我们常会想到的现实主义文学,他甚至提到了沈从文写的《阿丽思中国游记》这样带有幻想性质的作品,但是他从文本中获取了作家潜藏在文本下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那种感受。我提这个文章的意图就是想说,今年看过这几十部作品,我感觉这里面基本上没有感时忧国的作品,这是我个人的感触。第二个观察,刚才林白老师也提到一些作品,有炫学的写作手法、模仿西方现代主义的那种创作,但是我个人而言,现在的年轻人还没有达到知识分子写作的高度。我们回顾一下民国时期,作家不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他们自己的作品中,都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自觉,把知识分子的思考融入到文学创作中来。我们这次评奖,参赛者最高年龄可以到45岁,很多作者已经接近中年了,三四十岁,如果是知识分子的话,这些特征应该体现出来了,炫学式的写作和知识分子式的写作中间有很大差别,知识分子所思考的事情不仅仅是作为装饰性出现的学问,而是那种真切的、与社会现实和世界发展的方向有一种共鸣,或者是在方向上有一种趋近。第三个特点,我认为是没有讽刺调侃的作品,这个很耐人寻味,我们有过《围城》这样很经典的作品,为什么到了今天,在年轻人的作品里没看到讽刺和调侃?这跟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思想以及阅读的趣味有没有关系?我暂时先提这三点,不是为青年人打气,而是希望从事文学的人,不管是青年,还是中年、老年,都去思考这个问题。

罗翔:我确实只能发表一些门外汉的看法,非常非常主观。我经常能够感到一种虚无感和幻灭感,在这些作品中贯穿的一个主线,通常都是对一些周边经验的主观式的解读,但很少能够跳出这个经验做一些超验或者客观的追问。有的时候读完一本作品,心情会非常沉重和恍惚,但是又找不到一个出路,他也没有给你一个出路,也不试图给你一个出路,感觉我们这些读者进入到时间的荒原,在无尽中漂泊,就像一块玻璃被打碎了,每一个碎片又折射一些碎片化的影像,很难拼凑一个完整的影像。这是我个人对大部分作品的一个基本的主观感受,当然不一定对,感觉他试图提出一些问题,但是又不知道提出一些什么样的真正的问题,他似乎又很少能够给出一些有意义的答案。

王德威:我对于大陆文学不同的写作方式或实验,其实知道的有限,特别感激这个机会,把我逼出了舒适圈,我是真的一头栽进这67部小说里。我约略谈一下我个人的观感,然后我把这个问题稍微扩大一点,也讲讲海外的华文文学和大陆华文有意义的对话。我要呼应刚才梁永安教授说的,这个问题不仅是农村写作的问题,而是对现实或现实主义如何界定的问题,看得出来,至少这次参赛的作者有意无意都在思考什么是现实,怎么去界定、描写现实,怎么去介入现实。这里面有相当有意思的作品,让我们有兴趣知道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但是我要呼应大家共同的感受,我们似乎在寻找一种有力气的陈述,一种有力气的故事,这次很多作品在技术或者想象层面上操作得非常精彩,但是缺乏我们这些非青年的评论者想向往的一种东西,这是代表我们自己是过时了呢,还是这些青年作家还没有达到我们所标志的理想目标?这是可以辩论的,到底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还是我们把自己这个世代的期望强加于另外一个世代身上?或者我们真的可以说,以我们的阅读量、生活经验而言,也许目前这个世代还有一些可以继续增强写作实力或者创造力的地方。在实际的阅读经验里面,我觉得有两个方向也许可以提出来作为大家的参考。第一,还是现实主义小说的问题,我们怎么去界定怎么写实,怎么去看待生活经验。这些小说家企图想要做一些介入的努力,但是似乎还欠了临门一脚,我们赞叹之余,仍然意犹未尽。第二个方向,这次也看到地方和地域文学写作的一个倾向,前两届东北写作成为大家趋之若鹜的话题,这次南方写作成了一个新的可以注意的方向,有的作者喜欢从山川地物、风土人情进入,有的从聊斋、各种各样的中国传统幻想进入,这些都代表一个新的方向。这次特别巧,有一个南方写作的“祖师奶奶”林白女士担任评委,我想林白应该很高兴看到有很多年轻一辈作家以地域作为出发点,但是他们的操作方式是很不一样,这一点是我有所期待的。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想把话题稍微扩充一点,如果我们今天谈当代中国或华语写作现况,目光应该不止于大陆作家,放眼海外,其实有很多有趣的作品值得参考,我很期待未来的创作者在阅读彼此或者阅读大陆名家作品的同时,也可以参考一下海外的华文作品,也许会得到不同的灵感,尤其是在文字操作的华丽的、幻象的、玄妙的想象方面,都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有一点我可以特别明确地指出来,至少我所熟悉的台湾地区文学和马来西亚华语文学,在最近几年对于风土和环境,还有整个大的世代变迁、人跟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逐渐成为一个很严肃的话题。大陆的山川之大,这么多作家如果已经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地域,或是集中在传统的乡土写作,我觉得那个部分可以更近一步深耕细掘。这次参赛的有几本触及到这个方面,但是我仍然不觉得真正触及到大陆以外的读者好奇想知道的部分。总的来说,这些话题真是方方面面,就像格列佛漫游世界的感觉,有的话题大得不得了,大到让我这样一个微小的读者似乎没有能量去真正想象这样哲学性的问题,另外,还有非常精致细微的描述,但是精彩完了之后,你不禁要问下一步要做什么?所以在过大跟过小之间怎么摆放自己在现实和现实写作的位置,我觉得是未来的挑战。

 

02

当下,文学意味着什么?

许子东:各位怎么看文学对于当下这个时代的意义?这个题目当然很大,但是现在我们不能回避,文学应不应该记录现实、介入现实?如果需要,怎样书写才是真实深刻的,要怎么把握时代精神,才不会沦落为一种新的庸俗?

罗翔:作为门外汉,我一直在思考什么叫文学,我个人对文学的理解非常浅薄,我觉得文字还是要文以载道的,但问题是文又如何去载这样一种道?可能有三种立场:朝闻道这是一种乐观主义的载道精神;还有一种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悲观主义的载道历程;还有道可道非常道的怀疑主义的载道立场。我希望文学作品能够在这三种立场中进行一种切换,能够让我们产生一种共鸣,让我们不断去追寻这样一种道。但是我感觉,一种精致的、技巧主义的写作可能会回避这样一些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作品越来越加深我的一种虚无感。至于“学”,什么是学问?学问是不是要有一种问题意识,带着一种学生的谦卑心态去寻找答案,去追求真理?作者肯定不是真理的代表,也不是真理的化身,但是作者可以以一颗谦卑的心去寻找问题。“學”是会意字,两只手中间是一个爻,这个爻卦表明无限的意思,它是表明知识本身就是无穷无尽的;下面是一个“子”。文学,从字面意思来说,作为一种文字的学问,它是不是仍然要探究无穷无尽的、变化无穷的天人之道,在人类的总经验中,以一个“小子”的心来求问。这就是我个人一种非常偏颇的看法,我觉得是不是还是要在经验和超验中反复求问,可能我们还是要有一种超验的心理来处理当下的一些经验,让这些经验不至于成为一些非常主观的碎片。当然,我们也要让经验,让上面这些超验的东西不变得玄而又玄,要接地气,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注意到几本非常有意思的科幻小说,激起我很大的阅读兴趣,我觉得它们似乎是在超验和经验中进行一种切换。我个人浅薄的一种观感就是,文学可能有三步,一种是我手写我口,第二个境界是我手写我心,第三种境界是我手写你心把你心中所想的、表达不出来的表达出来。所有好的文学作品是不是在我心、你心和众人之心中进行来换的切换?我们现在很多作者是不是在刻意回避一些问题?或者说他也没有把握到文字所应该真正触动的一些问题。换言之,作为一种学问,如果你提不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那么你可能也很难寻找一种真正的解决之道。

梁永安:这个问题确实太大了,一个宏大叙事,或者一个整体性的思想,是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强写的。一个青年,尤其在今天流速匆匆的时代,要想把握现实、洞察现实,历史条件是非常差的,我们观看人类历史也可以明显感觉到,你身处那个时代,往往很难认识它。今天的青年文学,我总觉得他们是在观念的时代,观念的时代和思想的时代有太大的区别,观念的时代里面我们需要一种锐度,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维度上有自己的观念,这时候相互推移,可能构成我们时代的整体。我接触的很多青年作家,写的就是生活里很刺痛的东西,如果放大一点看觉得没什么,但是确实有生命的真切性。就像瞎子摸象,每个人摸到一块,这时候一个活生生的时代会被逐渐感触到

刘铮:文学跟现实之间的关系,我想举一个例子来说,现代主义的顶峰卡夫卡的作品——《城堡》《审判》《诉讼》——他是在描写现实吗?其实并没有德国当时现实的直接的纪录片式的描写,但他把握到现实的精神,把握到那个时代人的思想困境。所以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并不一定说是一个照片式的,它可以通过隐喻的方式达成,像罗翔老师刚才说的,他读到很多科幻作品,反而觉得比那些直接描写当下现实的、貌似现实主义的作品更能把握到这个时代的精神。我对年轻人的作品的期待也在这里,谁真正把握时代的精神,并且体现到作品里,那他就是成功了,而我们要推崇的也正是这一类的作品。如果他没有把握住,我们可能流露出失望,也是正常的。我在今年年初写过一篇评论,里面提出一个概念,叫做走出怨恨文学。怨恨是我们对时代的一种情绪,我们对很多现象不满,这种负面的情绪表达到文学作品里就变成一种冲动。表达对现实失望是很容易的,但是,就像罗翔老师刚才提到的,文学不应该止步于此,你如果只是给别人带来失望,这个失望是我们共通的,我们有这个失望,不用你再来告诉我,所以我们希望看到的文学还是有一个别样的状态。至于怎么表现,那是交给年轻作家的任务,评论家不可能给你设想一个方式,但是我想不只是表达冲动、怨恨、不满才能成为好文学,一定是比它更高的、超越这个目标的才能成为好文学。

 

03

我们必须要预设某一种擦肩而过的可能性

许子东:你们有什么建议给现在的青年写作者?他们现在的写作,客观上面临着跟前面的作家的竞争关系,怎样挑战或者传承前面的作家?

王德威:今天最怕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千万不能当青年导师,我们在这里所扮演的角色和参赛者的立场是针锋相对的,想象下,在网上或者在未来会有多少愤怒的参赛者说,你们这六个老东西,懂什么东西?我先引用哲学家阿甘本的话,他说什么是此刻,什么是当代,当代的意思就是最不合时宜的,最没有办法能够响应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要预设某一种擦肩而过的可能性,这种历史的偶然性,我们必须要预留一个空间。退到中国的语境来说,我们的确认为在一个更悠远的传统里,这个传统已经是包罗万象,需要某一种客观的角度做判断,需要某一种声音作为衡量尺度,所以我们只能很谦虚地说,我们在扮演一种所谓的路标设置者,真的要给青年作家什么样的建议,我觉得是很惭愧的。晚清作家吴趼人,有一个笔名叫老少年,但愿我们都是老少年,倒不是倚老卖老,也许年纪大了但还有一个少年之心,尽量去想象、去配合时代的改变。说到小说创作的当下此刻性,举两个例子,1980年代末期一个叫刘慈欣的青年,一边在水力发电厂工作一边写科幻小说,我想那时候他不会想象到多年以后《三体》会成为全世界的经典文学。2016年,韩松写了《医院》,在后疫情时代,看起来肃然起敬,这是惊人的一个巧合。这个时代精神要怎么抓,这其实是一个对象,但是我们不能没有这样一个指标或者路标。我们要怎么样去期待青年作家的写作?我宁可说也许我们作为老少年一般的读者,尽量地阅读、提供思维的可能性,在文学传统脉络里,有些作品的确要经过时间的淘洗倏然出现,这是所谓时代精神的作品。一方面我们讲时代精神,一方面讲此刻,这两种对时间的命名所产生的张力,这是一个悖论,这是宝珀理想国设置这个奖的时候,也许想到的一个话题。我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们在思考这个话题的时候,必须预留一个空间,我们不知道在这一轮阅读里会不会错过文坛的彗星。所以我刻意要说一些比较倾向青年作者立场的话,青年作者不论能不能到入围阶段,我相信期许自己作为几亿光年之外的彗星,期待有另外一个时空交合的点,那个作品突然发出最大的光芒也不一定。

许子东:我有一次问到王安忆他们,你们这些人怎么回事,从八十年代寻根文学开始,就是韩少功、余华、贾平凹、王安忆、莫言等等,到今天他们还是一线作家。当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陈平原在旁边说,许子东,你为什么不反省一下,你写文章也写了四十年,八十年代就在写郁达夫了,为什么今天你还在写?今天的整个文学界,基本还是八十年代起来的这个阶段,这是我个人的一个判断。我们讲的一些主流作家,他们从先锋已经变成了后卫,他们目前做的事情还是在守卫一条意识形态的底线,就是刚才刘铮说的怨恨文学。在我看来,由于时代背景的限制,如果进入新时代,不一定就是文学的进步,所以八十年代的主流文学为什么到今天还是主流文学?这是大形势,但问题是,对于青年人,写作怎么办?我看到两种与时俱进的方法,一种方法就是像格非这样,《望春风》写一个村庄里几十年的风雨,但是这个村庄完蛋,不是在文革当中,而是在文革后,商人把这块地皮卖掉,当官的帮助商人,他找到一个叙述技巧,把对以前时代的愤恨延伸到九十年代。他这个小说获奖一百万,格非真是聪明,不仅不忘初心,而且与时俱进。双雪涛也是怨恨文学,但是他怨恨的是九十年代下岗工人的命运,很真实,他跟八十年代不一样,他写出了他这一代的故事。我觉得文学奖能发掘到这样的作家就很好。更年轻的王占黑,写的是这些工人为什么被抛弃,以及他们以后每天的日子怎么过,写得跟契诃夫的小说一样,她这么一个小姑娘就能懂得上海的退休工人、下岗工人day to day的生活,所有的大时代都在后面。这是我自己的想法,我不应该发言,我是报幕的,因为我最近正好看他们的小说,所以我觉得这个奖办的有一点成色。还有陈春成,文字非常精致,背后也有一个大时代。他写的《竹峰寺》里有一个石碑,想得到这个碑的是红卫兵和当委员的和尚,可这个碑被有心的和尚藏在一座桥上,什么意思呢?我们天天走,传统就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觉得陈春成这个也非常了不起。

 

04

给这个时代一个礼物

许子东:最后一个问题,各位对这个奖有什么具体的意见?

梁永安:希望获奖的年轻作者可以跟青年读者有一个互动,把这个奖的青春气息渲染起来,它的文化气质跟其他奖项是不一样的,它一定要符合当下年轻人心态,我觉得这是要有一定创新的。

林白:本来我觉得当评委这种事情是最累人的,但是旁边人都说,这个奖太厉害了,我才知道现在青年编辑鼓励青年作家写作就说,好好写,争取拿到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这是鼓励青年作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奖。要不然青年作家写着写着,五年、十年,就会没劲了,也不知道什么东西更好。有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这就一个大家可以看着的高地。这是我要说的。

刘铮:这次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的主题是“从此刻出发”,我想回应一下刚才王德威教授提出的为什么到此刻还有很多年轻人愿意写小说,这个问题也很重要。我想到的是,其实现在这个“此刻”就是后疫情时代的开始,的确历史翻开了很不一样的一页,对于这个时代的写作者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消息。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写的自传,叫做interesting times,他说引用了一句谚语,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我希望你活在一个有趣的时代里,在某种意义上讲,现在就是一个有趣的时代。

对于今天小说的写作者来说,我觉得他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去把后疫情时代的特殊的感性和经验都写进他们的作品里。事实上在我们评选的作品里面,已经露出这个头,已经有人把疫情的内容写到自己的作品里,虽然还不是很深刻,只是浅浅的掠过,但是从这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开始,后疫情时代的经验和感性就会在青年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爆发式的体现。

所以我对未来文学新的增长点,是抱着很大的期待,而且也很乐观,在这里一定会有值得流传的作品。

许子东:短短两个小时的论坛,刘铮老师从悲观的批评开始,现在变成乐观的祝福。

罗翔:我们这个文学奖是从“此刻”出发,“此刻”在英文中也有礼物的意思,我时常想,也许我们这个奖能够评选出一种代表当下文学最高水准的作品,作为给这个时代的一个礼物。正如柏拉图那个著名的走出洞穴的比喻,我们大部分人可能终其一生都生活在洞穴之中,看到的都是各种影像,各种世界的现象,但是也许有一些伟大的作品可以带领我们走出洞穴,至少让我们有这样一个走出洞穴的冲动和动力,希望这个文学奖能够评选出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给这个时代的礼物,也作为带领我们走出洞穴的一种盼望。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也许我们把这个文学奖作为一个支点,也撬动我们对于文字的尊重,也撬动文字本身对于德性的一种追求。

王德威:我正好延伸罗翔教授所说的洞穴隐喻,汉娜·阿伦特在她的经典作品《人的境况》里讲到,一个古典的公民社会,最重要的公民之间相互沟通的方式,以及建立社会秩序和憧憬的方法,就是互相的说故事,说故事是启动文明的一个开端。我们怎么去看待未来,怎么回想过去,端赖我们这个世代此时此刻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一起说故事、分享故事,这个故事越复杂、越不可思议、越有传承的历史意义,就越能够展现这个文明可长可久的潜力,所以从说故事开始,这是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的终极意义。

 

2022年第五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名单

将于8月1日公布,敬请期待

###

 

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奖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兴化东里26号楼

电话:010-84255532(分机8075)

邮编:100013

邮箱:BLANCPAIN-IMAGINIST@imaginist.com.cn

凝心聚力,聚焦改变 蒂芙尼全新推出Tiffany Atrium社会影响力平台

2022年7月27日——世界著名珠宝品牌Tiffany & Co. 蒂芙尼宣布推出Tiffany Atrium社会影响力平台,旨在为少数群体提供更多发展机会。Tiffany Atrium社会影响力平台以认同感、领导力及学习能力为核心,旨在打造一个多元、包容的品牌文化,“创意”、“教育”、“社群”三大板块始终贯穿该平台。“Atrium”的得名灵感源自于品牌Return to Tiffany® 系列心形吊饰项链,既意指“心脏”,又有建筑的“中庭”之意,以此代表平台所承载的重要意义。

蒂芙尼首席执行官Anthony Ledru表示:我们很高兴推出Tiffany Atrium社会影响力平台。今后,我们将通过这一平台,继续推进多元、平等与包容相关议题的事业发展。一直以来,蒂芙尼都主动肩负并积极践行着社会责任。而Tiffany Atrium社会影响力平台的推出,将有助于我们更加高效快捷地开展相关项目。

为纪念Tiffany Atrium社会影响力平台的推出,蒂芙尼与美国视觉艺术家、The Last Resort Artist Retreat创始人德里克·亚当斯(Derrick Adams)携手打造了一件名为“I Shine, You Shine, We Shine”的原创艺术作品,Tiffany Atrium的平台logo设计灵感也来源于此。该艺术品将于7月27日至8月10日通过线上艺术品交易平台Artsy进行拍卖,所得收益将全部赠予The Last Resort Artist Retreat艺术家社区。该社区位于德里克·亚当斯的家乡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旨在为非裔艺术家及文化工作者提供一个疗愈身心的场所。

蒂芙尼携手美国视觉艺术家、The Last Resort Artist Retreat创始人德里克·亚当斯

打造名为I Shine, You Shine, We Shine的原创艺术作品

今年秋季,Tiffany Atrium社会影响力平台将在“教育”板块推出更多项目,为学生及相关院校机构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与支持。即将开展的项目包括:

蒂芙尼学徒项目(Tiffany & Co. Apprenticeship Programs):通过LVMH卓越工艺学院(ME Institute)及纽约州手工艺学徒项目(New York State Craft Apprentice Program)评选八名优秀学徒,他们将在蒂芙尼核心部门进行为期两年的轮岗培训。此次招募将聚焦多元少数群体,为他们创造机会的同时,也为品牌构建更具包容性的人才库。

蒂芙尼与传统非裔院校Historically Blac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蒂芙尼将为部分传统非裔院校创意艺术和传播专业的学生创造教育及就业机会,包括:

  • 通过与肖恩卡特基金会(Shawn Carter Foundation)和BeyGOOD基金会联合设立“爱是一切”奖学金计划,承诺为学生提供共计200万美元的奖学金。
  • 携手Harlem’s Fashion Row鼎力支持于北卡罗来纳农工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A&T University)举办的HFR ICON 360 HBCU峰会,该峰会致力于推动北美地区传统非裔院校艺术及时尚项目的发展。

此外,作为Tiffany Atrium社会影响力平台“社群”板块的一部分,蒂芙尼珍视社会各界为促进社会进步所秉持的共同价值观与付诸的努力,将专注成为连接旗下员工、学生及非营利组织领导者的桥梁,推动平台不断发展。今年全年,Tiffany Atrium社会影响力平台将持续与各大非营利组织开展合作,其中包括Free Arts、Ali Forney Center及Lower East Side Girls Club。

蒂芙尼深知自身在未来发展中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始终助力塑造一个更加公平、包容的珠宝行业环境。未来,Tiffany Atrium社会影响力平台将持续携手全球创意人士及创意机构,建立意义非凡的合作关系与投资项目,为少数群体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爱意怦然,时光以诺 江诗丹顿七夕甄品推荐

时间,被点染了浪漫的色彩,斑斓缱绻。

他会偏爱一袭“黛粉色”,她也眷恋着一抹“午夜蓝”。

停驻在腕间的栖所,

是长情的日夜,亦是倾慕的朝夕。

爱如月曦,周时往复般流转。

应如初见,偏爱心动的韵节。

七夕将至,江诗丹顿甄选2组时计臻品邀您同赏,献礼爱之时节。

Patrimony传承系列超薄万年历腕表

型号:43175/000R-B519

价格:RMB 640,000

Patrimony传承系列超薄万年历腕表搭载超薄自动上链1120 QP机芯,可驱动小时、分钟、月相(位于6点钟位置)、万年历(星期显示位于9点钟位置,日期位于3点钟位置,可指示48个月的月份和闰年显示位于12点钟位置)显示功能。粉红金表壳与午夜蓝太阳纹缎面表盘相得益彰,整体造型与深蓝色鳄鱼皮表带完美呼应,双层表带采用真皮材料,细节尽显精致尊贵。

Égérie伊灵女神系列中国限量款腕表

型号:1205F/000R-B984

价格:RMB 151,000

江诗丹顿全新推出Égérie伊灵女神系列中国限量款腕表,以中国传统华服为灵感,延续Égérie伊灵女神系列精妙绝伦的制表篇章。秉承品牌巧妙的艺术创意,腕表搭载全新黛粉色表盘,配备同为黛粉色的全新双环绕式小牛皮表带及可快速替换的鳄鱼皮表带。表冠上点缀一颗精巧的月光石,表盘设有“珠粒式”分钟刻度圈,表圈和偏心式表盘分别镶嵌了62颗和34颗钻石。18K 5N粉红金时针和分针交错之间,为乳光黛粉色表盘注入灵动生机。

Traditionnelle传袭系列全日历腕表

型号:4010T/000R-B344

价格:RMB 316,000

Traditionnelle传袭系列全日历腕表从经典设计中汲取灵感,采用阶梯式圆形表壳和表耳、凹槽底盖和轨道式分钟刻度圈,搭配太妃式时针和分针,承袭江诗丹顿新颖原创的日历显示。星期和月份视窗于表盘边缘对称排布,日期由专用指针指示。如此布局令位于6点位的精密月相显示愈加引人瞩目。

Égérie伊灵女神系列月相腕表

型号:8005F/000R-B498

价格:RMB 277,000

珍珠贝母雕琢成的朵朵白云后,月亮和夜幕星空被至少36颗圆形切割钻石围绕。月相显示与表盘相得益彰:运用传统的“织锦(tapestry)”工艺制作而成,褶皱纹饰使人联想起高级定制时装布料上的精致褶皱纹理。这款18K 5N粉红金腕表镶嵌58颗圆形切割钻石,1点与2点位间的表冠镶嵌一颗弧形切割月光石。此腕表搭配三条优雅的可替换鳄鱼皮表带,可随佩戴者喜好展现不同风格。

Blue is the Color of Love 蒂芙尼爱意呈现七夕全球限量款Tiffany T Smile紫水晶项链

点击下方链接观看由蒂芙尼品牌大使龚俊、童瑶共同演绎的全新七夕广告大片

视频播放链接: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g4Nzc1MTU0OA==.html

2022年7月,世界著名珠宝品牌Tiffany & Co. 蒂芙尼发布七夕全球限量款Tiffany T Smile紫水晶项链,并携手蒂芙尼品牌大使龚俊、童瑶共同演绎“Blue is the Color of Love”七夕广告大片。

 

「爱有笑意,七夕臻礼」

作为蒂芙尼标志性作品之一,Tiffany T Smile系列以艺术语言升华迷人微笑,定格每个美好时刻。全新七夕限量款Tiffany T Smile项链以色彩意趣诠释经典设计,将承载浪漫寓意的紫水晶融入简约线条,别样魅力传递真挚情谊。

Tiffany & Co. 蒂芙尼七夕全球限量款Tiffany T Smile紫水晶项链

全新广告大片中,蒂芙尼品牌大使龚俊佩戴Tiffany T Smile紫水晶项链率性出镜,搭配Tiffany T系列手镯及戒指,举手投足间展露摩登风范,传递无限蓝盒惊喜。

蒂芙尼品牌大使龚俊演绎全新七夕广告大片

邂逅心动之蓝,一展明媚笑颜,蒂芙尼品牌大使童瑶自在演绎七夕限量新作。紫水晶光芒璀璨灵动,与蒂芙尼其他经典作品交相辉映,带来“Blue is the Color of Love”的浪漫表达。

蒂芙尼品牌大使童瑶演绎全新七夕广告大片

 

「爱有蓝盒,跃动惊喜」

蒂芙尼挥洒匠心美学,始终以多元设计赞颂摩登爱情。彼此靠近,开启心扉,Tiffany Keys系列以玲珑之形见证怦然心动瞬间。鼓起勇气,大胆逐爱,Tiffany HardWear系列环环相扣的先锋型格,诠释爱的果敢与无畏。

左:Tiffany & Co. 蒂芙尼Keys系列18K玫瑰金镶钻鸢尾花形钥匙吊坠

右:Tiffany & Co. 蒂芙尼HardWear系列18K玫瑰金链环手链

当心灵默契相通,Tiffany Knot系列别致绳结设计将爱意缱绻缔结;而独具锋芒的Tiffany T1系列,以鲜明棱角诉说热烈爱意,映耀独一无二的珍贵时刻。

左:Tiffany & Co. 蒂芙尼Knot系列18K金镶钻双行项链

右:Tiffany & Co. 蒂芙尼T1系列18K玫瑰金镶钻宽式戒指

TAG HEUER泰格豪雅举办2022新品品鉴会

2022年7月21日,瑞士奢华制表品牌TAG Heuer泰格豪雅于上海举办2022年新品品鉴活动,耀目呈现了品牌2022年推出的全新时计与经典腕表作品。

泰格豪雅今年推出了多款全新摩纳哥系列(MONACO)腕表,为这个品牌标志性系列不断带来焕新演绎之作,并且均搭载品牌自制Heuer 02机芯,彰显品牌对于高性能的执着追求。

而在经过与保时捷合作的第一年大获成功之后,泰格豪雅再次与保时捷联手打造卡莱拉系列(CARRERA)保时捷限量版腕表,进一步强化了卡莱拉系列的运动风格与保时捷的美学精髓之融汇。

此外,经过重新构想的竞潜系列(AQUARACER)亦不断推陈出新,其中竞潜系列Professional 1000 Superdiver腕表是专为职业潜水员而设计的腕表,延续了品牌在深潜腕表领域四十年的传统。这款腕表厚度仅为15.75毫米,使腕表在能够承受深海的极限压力的同时仍然不失为深潜腕表类别中最纤薄的腕表之一。

 

泰格豪雅摩纳哥系列紫色表盘限量版腕表

泰格豪雅摩纳哥系列紫色表盘限量版腕表仅限量发售500枚,其直径39mm的方形表壳搭配了新颖别致的深紫色表盘,顷刻显露典雅风范与迷人魅力。表盘上从浅紫色到深紫色的渐变色设计,赋予腕表深邃质感,而两个黑色蛋白石小计时盘则巧妙突显了令人惊喜的烟熏效果。此外,黑色鳄鱼皮表带采用紫色内衬,同时表背镌刻了这款全新腕表的专属编号“XXX/500”,醒目的活力美学设计为这款腕表增添别样的点缀。

 

 

泰格豪雅摩纳哥系列特别版腕表

摩纳哥系列特别版腕表基于1969年初代摩纳哥计时码表的标志性设计,搭载了品牌自创的Calibre Heuer 02自动机芯,拥有80小时动力储存,备受钟表收藏家及消费者青睐。这款腕表表壳采用了2级钛金属制成,并覆以DLC涂层。计时盘拥有黑色蛋白石饰面,以充分衬托深红色的计时时针和分针。表盘通过喷砂处理打造出粒装纹理,表达了轮胎与赛道之间的关联,致敬了经典的F1摩纳哥大奖赛。 

 

泰格豪雅卡莱拉系列保时捷限量版计时码表

卡莱拉系列保时捷限量版计时码表融汇保时捷美学精髓的“竞速黄”(Racing Yellow)配色搭配两个黑色沥青效果的子表盘,焕新演绎了在2021年泰格豪雅与保时捷宣布官方合作时推出的上一款泰格豪雅卡莱拉系列保时捷计时码表。泰格豪雅携手保时捷设计师将黑色应用于不同质地之上,旨在为本款时计打造精致运动质感,并以对比效果优雅地凸显了黄色的光辉。透过透明表背,以黑色和黄色点缀并标记了“Porsche”及“TAG Heuer”字样的摆陀清晰可见,令腕表的设计更为和谐。

 

泰格豪雅竞潜系列Professional 1000 Superdiver腕表

竞潜系列Professional 1000 Superdiver腕表是一款为深海而生的性能优异的时计。这一全新表款代表了泰格豪雅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是品牌首款搭载TH30-00机芯的时计,该机芯由全球备受推崇的机芯制造商之一Kenissi Manufacture SA生产。这款腕表专为职业潜水员设计,可突破1000米的深度,在极限的深水压力下也毫无惧色,不受影响,堪称“海中女王”。

 

泰格豪雅竞潜系列Professional 300腕表

作为泰格豪雅旗下的奢华工具腕表,竞潜系列腕表历来深受热爱运动、注重时尚的钟表爱好者喜爱,陪伴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探索海洋,超越边界。去年全新推出的竞潜系列Professional 300腕表承袭了品牌在潜水腕表领域的传统并进行更新与升级,每款腕表均拥有六大标志性特质:单向旋转表圈、旋入式表冠、荧光时标、蓝宝石表镜、双重安全表扣以及至少200米的防水深度。今年,品牌推出多款不同表盘设计的竞潜系列 Professional 300 腕表,在这个瞩目而不失优雅、功能强大且用途广泛的高性能运动腕表产品阵容中增添更多选择。

 

泰格豪雅竞潜系列Professional 200腕表

在去年推出全新竞潜系列Professional 300腕表之后,泰格豪雅今年推出竞潜系列Professional 200腕表进一步丰富竞潜系列的表款阵容,备有40毫米及30毫米精钢表壳的两种版本,均搭配12棱面单向旋转表圈,防水深度为200米,搭载自动上链机械机芯或石英机芯。在承袭竞潜系列六大标志性特质的同时,全新表款的舒适设计既可满足滑翔伞或滑雪等运动所需, 亦是街头漫步的理想之选。

 

泰格豪雅AUTAVIA系列60周年纪念飞返计时码表

诞生于1962年的Autavia系列腕表是品牌在杰克•豪雅(Jack Heuer)领导之后推出的首款腕表。2022年是Autavia系列问世60周年,泰格豪雅推出三款Autavia系列60周年纪念作品,引入飞返计时功能,且该系列首款两地时三针腕表也同步亮相。AUTAVIA的命名来自汽车(automobile)与航空(aviation)两个单词的组合,这也是泰格豪雅历史上的两大支柱领域。Autavia这一名字最初于1933年被应用于汽车与飞机的仪表盘计时器,后来,随着公司的腕表业务逐步提升,便将其用于腕表。全新研发的品牌自制Calibre Heuer 02飞返机芯获得了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巧妙辉映了泰格豪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