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懂得忍让真的那么重要吗?

不可置否,懂得忍让是件好事。

“忍”是一种修养、一种心态,并且它还是对一个人度量的评价。“忍让”就是面对一个对象去执行“忍”这件事。

忍让他人不一定是懦弱的表现,有时候忍让会让事情变得很简单,没有爆发点,没有冲突,没有争吵,至少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是有时候成年人的崩溃,就是一次次忍让后的山崩海啸。

忍让的度是到哪里呢,你的忍让真的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吗?

“开会的时候明明针锋相对,却依然保持说笑的样子。”

“被领导当众批评,甚至指着我的电脑没事找事,气到好想摔鼠标,可是还是忍住了。”

这大概就是,谁心里没有点心事,只是我们后来学会了忍让。

最近听见网上一句话“我看见余欢水那么惨,心里能好受点。”

这句话获得了很高的点赞。

余欢水是谁,最近热播剧中的人物,他的气质用两个字形容:能忍。

于是很多观众说:“我有余欢水的病,没有余欢水的命。”

他代表的是生活中的大部分人而已,一个小心翼翼懂得忍让的大人而已。

我们担心伤害别人,也怕自己受伤,所以习惯谈忍让。

但是忍让是有底线的,一味的忍让有可能更容易被欺负。

忍让的底线在哪,懂得忍让真的那么重要?

你的选择是什么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各抒己见。参与方式:

觉得懂得忍让很重要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觉得懂得忍让没那么重要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举个🌰:

👍支持,很重要。如果生活允许,谁不想无忧无虑地过日子呢。而且不是每个人都像余欢水这样,是怂到极点的“老好人”和撒谎精。懂得忍让,是一种修养,让自己的心慢慢的变得柔和。对强者的忍让,则是保全自我;对弱者的忍让,则是保留一份善良。

👎不支持,没那么重要。受不了慢性折磨。余华有句话说得好,“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不是所有的让步都会赢得赞美,所以,我觉得随心而活,不必压抑。

 

不服来辩#27 网络用语该不该生活化?

随着网络交流在生活中所占比重的提升,网络用语、黑话、缩写也渐渐从线上渗入到生活中,由此引发的“网络用语该不该生活化的讨论从未停息。

早在20101110日,当年的大热网络词汇给力一词登上了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这被看作是 网络语言被认可” 的大事件,曾引得一众网友惊呼太给力了。此后,网络用语迅速以方便、生动、活泼、幽默、自由等特点,在原本的语言体系中站稳了脚跟”。

然而,网络用语总体上作为一种非正式的交际口语,多由谐音、错别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词和时下热门语录,缺乏作为生活语言应有的逻辑,甚至有些随意、粗俗。将一些网络用语生活化使用,也会冲击原有的语言习惯,降低语言运用能力。

不仅如此,网络用语随着高速运转的网络社会而更新换代,也许上周还是热点、风靡朋友圈的流行语,这周讲出就已无人回应。如果将网络用语生活化,为了减少代沟、避免落伍,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无法避免地学习又抛弃一轮一轮的新词汇,这样的快餐式用语无疑会带来沉重的学习成本。

但网络用语的正面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除用语本身生动、幽默的特点外,多数网络用语因语义较委婉、内涵较模糊,因此可以在生活中间接表达我们的文化中避讳直言的事物,并且如暗号般,不怕外人 。有心者,已知其意;无心者,不知所云,甚至能从此得到身份认同感

那么你是否支持网络用语生活化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各抒己见。参与方式:

支持或认同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不支持或不认同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举个🌰

👍网络用语虽然不够正式、严肃,但是作为生活中的口语表达并无大碍,并且多数十分幽默、便捷、有趣,比如用‘88’代替刻板的再见,用‘666’代替一大串夸赞的话。语言本身就是为交流服务的,因此只要沟通双方能够彼此理解,采取这样的表达方式没什么不好的。

👎网络用语适用于网络,离生活用语还是有差距的。网络用语生活化会冲击我们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这样随意的、不符合语言规则的用语形成习惯之后,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交流。并且有不少网络用语本身并无内涵可言,甚至令人生厌,会对许多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不好的影响。为了跟随潮流而不断学习网络用语也很有可能导致哗众取宠’”

Hi, 我在等你迈出第一步!| Flipboard小天使招募中

“从几时起,我们早已习惯了泡在手机里,这里就是宇宙星河,我们各自游走着、发掘着,哪个空间是我们的新大陆,哪个场景适合我们安歇,目的只有一个:寻找内心的宁静。”

“红板报用自带滤镜效果的设计美感和纵览全球的格局思想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视觉感受。我愿意沉浸于此,参与其中,散发出一丝微弱光芒的力量,碰撞彼此。”

以上评价来自红板报用户Dreamer&Traveler&代Sir

我们很感动能够收到这样走心的评价,我们每一次产品更新,都是为了不脱离大家,更好的走进大家的内心。但是是否满足你们真正的需求了呢,我们获得的信息还不够直接。

所以

我们诚挚的邀请每一位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

报名成为我们的百名产品体验官,与我们一起前行。

你也将获得一次专属的新功能体验,

当然你的意见,也很可能感动了N亿用户:)

 

虽然我们

“内容真多”

除了被审核干掉的小黄小赌小毒

“话题真酷”

除了水贴和卖货帖我们是管够的

 

而且我们

“没啥玩的”

除了评论区还是评论区,尽情发挥

“没啥送的”

除了精美周边和群红包,保证没别的

 

最后

“你一定要来”

除非你真的不喜欢体验各种好玩的手机APP

除非你真的要放弃提前体验新功能的权利

除非你真的能容忍测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除非你真的不想获得反馈意见后的额外奖励

除非你真的…没有使用过红板报!!

 

说了这么多,我们是来真的,测试版用户体验活动长期有效

快扫群二维码加入我们吧~

 

 

 

不服来辩#26 你赞不赞成快餐式教育?

 

教育一直以来就承担者普世性和传道授业的神圣使命。但近年来,各种层出不穷的线上授课和网上学习的快餐式教育正在对传统的教育行业进行着冲击。

现在随便刷刷朋友圈都能看到「三天学会写代码」、「十天成为设计师」的广告,这样的快餐式更容易获得关注和点击,从而获利。很多培训机构也都会打这这样的口号来满足学生所需,段子逗、敢吹嘘就能引来学生的追捧。同时获得了巨大的盈利。

传统教育的本质是追求内在价值的最大化,是培养思想品味的过程。相比于普天改地的「三天学会写代码」、「十天成为设计师」更不被学生所接受。这样高度被商业化所裹挟只知道逐利的课程,似乎与教育的初衷培养完备的人性背道而驰了。

那么你觉得传统课程应该向快餐式课程改变吗?

来评论区说说💡

参与方式:

赞成快餐式教育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不赞成快餐式教育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举个🌰:

“👍快餐式教育的帮助教育这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可谓是「站着把钱挣了」,同时让更多的人学到了专业的技能,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教育的普世性和传道授业的神圣使命,与商业化的逐利本质,存在极高的矛盾对立,快餐式满足的是即时需求,教育是让思想升级但十分艰深的课程。这两者本身就是对立的,我并不认为教育可以被快餐化,且万万不能让教育快餐化”

不服来辩#25 要不要放下一切跟另一半去大城市生活?

祝大家白色情人节快乐~

在这个浪漫的日子里,我们来讨论一个关于爱情的话题。

生活中,很多恋人、伴侣都曾或者正在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其中一方由于学业、工作等客观因素,或是兴趣、追求等主观因素,要去大城市生活,另一方该不该抛下原有的一切跟TA走呢?

这并不是一个俗套的爱情问题,而是关于权衡、取舍的令人纠结的现实问题。

是选择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熟悉的环境、朋友和亲人,为了TA而奔赴陌生的城市、让生活重新开始,像歌词中所说:我爱你,我敢去未知的任何命运。(《我爱你》S.H.E);还是选择目送TA离去,或开始异地的爱情长跑,并继续过自己原有的生活。

你的选择是什么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各抒己见。参与方式:

觉得要跟随伴侣去大城市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觉得不要跟随伴侣去大城市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举个🌰

👍长久的异地感情是很难维持的,两个人会不可避免地以生活在不同的维度。有的时候我们可能过于重视眼前的一些身外条件了。去往陌生的大城市’≠‘重新开始’≠‘一无所有。如果你还年轻的话,如果TA就是你心中对的那个人,不要畏首畏尾,和爱的人去大城市闯一闯,去更广阔的天地看一看;不要局限于现在的成绩圈子,而是去和爱情一起发掘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即使最终真的没能走到一起,也要为了自己的幸福去做一次努力。

👎不该为了任何人去彻底改变原有的生活,如果要去大城市,那么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我自己想去。并且当一方抛下一切追随另一半,感情中平等的关系已经被打破了,相当于为长久的感情发展埋下了一颗炸弹。付出感不能代替亲密感,追随者委曲求全,被追随者带上枷锁,感情本身就难长久,更不用提是在陌生的大城市了。

不服来辩#24 创作者的个人道德与作品应该区分对待吗?

2月28日,第45届法国恺撒奖举办了颁奖典礼,此奖项一直被认为是法国本土的最高电影奖,有法国的“奥斯卡”之称。当颁奖嘉宾宣布最佳导演是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时,同时参赛的影片《燃烧女子的肖像》主创瑟琳·席安玛、阿黛拉·哈内尔和其他电影人退场并表示愤怒。随后巴黎发生了持续性的抗议活动。

事件的起因源于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丑闻,他曾在1977年因强奸13岁的女孩萨曼莎·盖默被捕,虽然表示了认罪,但之后逃到了巴黎并避免被引渡回美国。并被多名女演员指控在不同时间段遭受了来自罗曼·波兰斯基的性侵犯。

但不可否认,罗曼·波兰斯基是一名出色的导演,也是很多人心里的电影之神,指导过多部能写入影史的作品,《雾都孤儿》、《钢琴家》、《冷血惊魂》等等。由此掀起了新一轮关于“创作者的个人道德与作品应该区分对待吗?”的讨论。

威尼斯电影节主席巴尔贝拉表示:“我认为,我们必须对一个人的艺术家身份和他的所作所为之间进行区分。艺术史上有很多艺术家曾犯下不同性质、严重程度不一的罪行。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依然会考虑和欣赏他们的艺术作品。我们对待波兰斯基也是一样。在我看来,他是依然活跃在欧洲影坛的仅存的几位大师之一。”

更多的观影者表示,无法接受性侵导演获奖,并在豆瓣对罗曼·波兰斯基的作品打了一星。并表示以后也不会再支持该导演的作品,给他任何形式的奖励都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也是对其它针对弱势群体暴行的推波助澜。

你怎么看呢?

来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参与方式:

觉得个人道德与作品应该区分对待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觉得个人道德与作品不应该区分对待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举个🌰:

“👍这次获奖的影评《我控诉》真的很厉害,每帧画面都堪称完美,这样的电影如果不得奖,才会让人觉得失望。导演的私德跟作品无关,马丁路德金的私生活混乱但并不影响他的《I have a dream》至今还鼓舞着很多人”

“👎作品成就和个人品德当然不能分开讲,难道因为他的作品很多人喜爱,就可以将他犯的罪洗刷干净吗?做事先做人,人都没做好就不要做事了。”

不服来辩#23 支持“斜杠青年”的生活方式吗?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小K:画家/写手/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现在,斜杠青年已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生活方式。

观察身边,你也许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不是正在斜杠,就是在走在准备斜杠的路上。有的人一边上班,一边做着美妆博主。自由摄影师开着一家手作淘宝店。一边开着咖啡厅一边运营着广告工作室的作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丰富多元的生活方式摆在年轻人面前。在他们的心中,一份好工作的标准不再是钱多事少离家近,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工作满足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满足自己对世界的热情和好奇心。

斜杠的存在则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对于很多斜杠青年来说,不同职业身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有的用来维持温饱,有的用来满足兴趣。比如,白天在写字楼工作8小时维生,晚上则从事自己喜欢的绘画。斜杠,让他们在多重身份中满足。

斜杠青年在成为一种潮流之后,似乎也有走偏的迹象。据相关调查显示,有超六成的人是为了寻求额外收入来源选择成为斜杠青年,而只有四成人是因为兴趣和对自己的投资去选择多重职业身份。出于生存而选择成为斜杠青年,在一定程度上也客观反映了一部分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和生存困境。他们将其作为自我防御的一种手段,透过多份工作防止自己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淘汰,陷入失业就完全失去生存技能的境地。值得一提的是,斜杠真正的内核在于不断探索,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提升。当它被当作一种不得已的生存选择,可能会令人们在每一份工作中浅尝辄止,无法有所建树。

你支持斜杠青年”的生活方式吗👀

来评论区说说~

参与方式:

支持或认同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不支持或不认同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举个🌰

👍斜杠青年是一种实现个体多种潜能的方式,是把谋生、自我实现和世界探索结合起来的生活方式,通过尝试、发展不同类型、方向、内容的工作,可以发现更有趣、有价值的自己,体验无边界、丰富自由的人生。

👎现实中有很多人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斜杠青年,而是纯粹的兼职。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需要专注和积淀的,盲目地追求斜杠,往往会导致迷茫、浮躁、半途而废。所以还是需要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定位做合适的事情。

不服来辩#22 你觉得中西医哪个疗效好?

 

中西医之争一直是中文互联网上经久不衰的辩论话题。随着这次新冠肺炎,中西医之争又被提到了台前,那么你觉得中西医哪个效果更好呢?

早在1 月 23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紧急通知,被任命为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的共同组长,参与这次疫情治理。各大平台上对中西医的看法一直也没有统一。

觉得中医没有西医效果好的朋友们认为中医的立论站不住脚,缺乏科学研究,没有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很难让人信服。支持中医比西医效果好的朋友们认为,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从望闻问切到古方汤药,从导引按跷到艾灸针剂,都是中医疗效的验证。

同时也有大部分网友认为中西医结合能形成1+1>2的效果,辩证施治,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同步发展。

你觉得呢?

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参与方式:

觉得中医疗效好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觉得西医疗效好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觉得中西合璧1+1>2的,请直接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举个🌰:

“👍中医自古以来就帮助我们度过了三百多次瘟疫,充分说明中医的疗效,这次疫情从统计数据上看中医治愈率也大于西医。”

“👎从正常的思维方式看,西医讲究生物构造、人体成分分析。而中医一直是以望闻问切等手法来治疗。两者比较我当然支持西医多一点。”

不服来辩#21 年轻人要不要走出舒适圈

不知从何时开始,走出舒适圈一词变得流行起来。励志网友开始奋发图强,誓要走出舒适圈,做更精彩的自己;各个大V也开始关注个人成长问题,积极宣传:我们应该不断去挑战自己,警醒自己,逼迫自己去进步,告诉大家:你的舒适圈,正在慢慢毁掉你自己

每个人都处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所谓舒适圈,就是那个让你感到熟悉的环境,有你认识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或是驾轻就熟的事,让我们可以轻松、自在地活着。

但是年轻人到底需不需要走出舒适圈的话题,一直存在着不小争议。

最近一轮关于舒适圈的争论,源于年初蔡澜先生在受到网友提问如何走出舒适圈时,回答:为何?

为何要走出舒适圈?年轻人该不该走出舒适圈?

觉得要走出的朋友们认为:一直停留在舒适圈的人就像正在被温水煮的小青蛙,虽不自知,但身上向上的冲劲、拼搏的毅力、冒风险的勇气,都在被一点点钝化,而这些正是年轻人在个人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品质。如果一直停留在眼前的舒适圈,就会失去探索更大、更好的圈子的机会。走出舒适圈,就是不沉溺于眼前的安逸,是成长、成功的关键。

觉得不用走出的朋友们则表示:从小就面临升学压力,大学后面临工作压力,工作后面临家庭压力。家庭压力还包括着买房、买车、生孩子……总是被教育要走出舒适圈,现实生活却连舒适也称不上。不懈的努力不就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加舒适一点吗?在自己的舒适圈内把擅长的事情做到最好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那么你认为年轻人该不该走出舒适圈呢?

来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参与方式:

觉得应该走出去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觉得不用走出去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举个🌰

👍沉迷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太久,人就会封闭、狭隘、缺乏丰富视角。走出舒适圈,不断的习惯并推翻当前的步骤,不断的尝试新事物,体验新经历,让自己的视角变丰富,选择就会更多。即使走不出,也是一次有趣的挑战、一段宝贵的经历。

👎舒适的生活就是一直前进,再新鲜的领域可能都会变成你的舒适圈,我们不一定要走出去,一直往前就好了。即使没有往前,在自己的舒适圈内提高也是一种突破。不要被贩卖焦虑的毒鸡汤拖着走,成功没那么厉害,我只希望你开心一点。

不服来辩#20 要不要继续延期复工?

 

截止今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国累计确诊78196例,累计治愈29846例。今日稍早一些,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湖北以外地区新增死亡病例为零!这是自2月4日以来,湖北以外地区首次新增死亡病例为零。2月13日以来,全国新增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开始明显下降。虽然还不能说已经战胜疫情,但最黑暗的时刻应该已经过去。

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同时,复工率也在逐步提升,其中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四川、等外贸大省复工迅速,浙江省千万美元以上企业复工率更达到90%。相比之下很多内地省份还在严防把控,严格排查人员流动,你觉得现在复工是时候吗?

一方面中小微企业急需劳动力开启生产,抗风险能力薄弱,再不开工可能会导致公司倒闭,严重了甚至会影响税收;另一方面疫情正是集中精力对抗的关键时刻,需要把握后最后一道关卡。

避免疫情在更大范围内扩散,需要对人员的大规模流动有所控制,与此同时,国家经济急需注入新的活力,又需要人员尽快复工。如何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这已经是一个亟需给出答案的两难选择

你怎么看待呢?

来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参与方式:

觉得应该继续延期复工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觉得不应该继续延期复工的,请在评论区用“emoji👎+你的观点”

举个🌰:

“👍疫情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这个时候复工实在得不偿失,伴随着复工的大规模人员流动,疫情只怕会二次传播,应该等到疫情控制住再开始复工。”

“👎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看,目前大规模复工肯定会有潜在风险,只有等到疫情完全得到控制才是最安全稳妥的办法。但无论是对中国经济,还是每个微小的个体,都无法承受如此长时间的等待,是时候复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