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玑全新 Classique 经典系列 8068 女士腕表 诠释多变风格

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8068女士腕表再添新作,凭借彰显现代风格的表盘和可随心替换的表带展现独特魅力。此表款备有白色金和玫瑰金两种材质,令现有宝玑系列时计愈臻丰富。

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8068女士腕表

一款腕表,多种风格

自此,Classique经典系列8068腕表焕发新貌,佩戴者可随心为腕表更换不同风格。这也是宝玑首次为单款腕表同时配备三条表带。快速更换系统能够令佩戴者无需借助任何工具,方便地自行更换表带。按压位于表带下方的按钮原表带弹出,此时即可更换表带。每条表带均配备金质表扣。佩戴者只需以45至60度倾斜表带顶端,将其对准表耳之间的插槽,准确卡入位置,确保牢固固定。几秒钟的简单操作,就可轻松将黑色缎纹织物表带替换为彩色鳄鱼皮表带:白色金表款配备青蓝色和拜占庭紫表带;玫瑰金表款则配备孔雀蓝和覆盆子粉色表带。

除了表带呈现的多样风貌,全新Classique经典系列8068女士腕表的表盘也采用新颖外观,巧妙融合现代气质和精致美感。

原版表款搭配蓝色蓝宝石表冠,此款新作则在表冠处镶嵌一颗凸圆形钻石。表壳直径30毫米,表圈和表耳上共镶嵌64颗明亮式切割钻石。宝玑工艺大师为其珍珠母贝表盘手工雕刻玑镂刻花图案。为了营造轻盈的视觉效果,刻度圈由标志性宝玑数字时标组成。位于12点钟位置的椭圆形框内细腻点缀品牌标志。

机芯

全新Classique经典系列8068腕表搭载537/3型机芯,共包含191个部件。铂金自动陀饰以手工圆形大麦饰纹玑镂刻花图案。其摆轮振频为3.5赫兹。

这款镀铑自动上链机芯的动力储备为45小时。它还配备硅质摆轮游丝和瑞士直线杠杆式擒纵机构。硅具备诸多优异特性,不仅耐腐蚀和抗磨损,而且不受磁场影响,可增加时计走时的精准度。此外,这款腕表的防水深度为3巴(30米),透过蓝宝石玻璃底盖,宝玑精湛的润饰工艺一览无余。各个机芯部件均经过倒角处理或饰以日内瓦波纹(Côtes de Genève)。

Classique经典系列

Classique经典系列融合简约与精致美感,忠实诠释品牌传承至今的独特风格。阿伯拉罕–路易·宝玑(Abraham-Louis Breguet)不仅是一位天赋异禀的制表师和发明家,也是最早的设计师之一。1775年,当宝玑品牌于巴黎创立之时,巴洛克风格正当流行。阿伯拉罕–路易·宝玑发明并开创了制表领域的新古典主义风格。这种美学赋予表盘前卫的外观,同时使腕表读时更加清晰易懂。宝玑指针、玑镂刻花图案和偏心表盘等等均是他的独创设计。偏心表盘从1812年起运用于怀表之上,自此确立了宝玑的品牌DNA。在这些成就的启发之下,宝玑品牌于2003年推出首款Classique经典系列8068腕表。2022年的全新诠释则在保持Classique经典系列标志性设计的同时,更添现代优雅风范。

产品技术数据:

宝玑Classique经典系列8068女士腕表

表壳:18K白色金或玫瑰金

直径:30 毫米

厚度:7.7 毫米

表盘:珍珠母贝表盘,饰有手工玑镂刻花图案

机芯:自动上链机芯

功能:时、分、秒显示

摆轮游丝:硅质扁平游丝

擒纵机构:硅质瑞士直线杠杆式擒纵机构

防水深度:3巴(30米)

机芯型号:537/3

振频:3.5赫兹

动力储备: 45小时

部件数:191

表带:1条黑色缎纹织物表带,2条彩色鳄鱼皮表带

宝珀携手2022广州米其林指南共颁星徽 Stiller餐厅张帅烽先生荣获“年轻厨师奖”

2022823日,广州)宝珀Blancpain作为米其林指南全球唯一奢侈品官方合作伙伴,出席米其林指南在中国广州的第五次发布活动,共同将令人梦寐以求的星徽及奖品颁给广州当下最具才华的主厨与厨艺团队。

今年,宝珀再度见证“年轻厨师奖”(Young Chef Award)诞生的荣耀时刻,来自Stiller餐厅的张帅烽先生以其对料理的独到见解,与对美味的细致打磨,摘得此项个人大奖桂冠,宝珀中国公关总监刘恩娜女士为其颁奖。这一奖项的设立彰显了宝珀恒久坚持对青年人才的嘉奖与对生活艺术的赞颂。

宝珀中国公关总监刘恩娜女士为来自Stiller餐厅的张帅烽先生颁奖

除了曾为著名烹饪比赛担任官方计时,并在品牌期刊《Lettres du Brassus》中品评世界顶级餐厅外,30多年来,宝珀也为许多知名主厨打造过腕间时计。迄今为止,宝珀的这些美食界密友共摘得了超过100颗米其林星徽。

专业精神、创新活力和精湛技艺是宝珀高级制表和美食艺术共享的核心价值观。高级钟表业与高级烹饪界皆遵守同样严苛的行业准则,无论是一枚宝珀时计,抑或一盘珍馐佳肴,其品质都有赖于精确的调整以及传统、创意与真实的巧妙融合。制表大师与优秀主厨都展现出了一种令人着迷的实力:他们能将许多零部件或是食材组合在一起,用以创制出巨匠杰作。更重要的是,时间在精致佳肴的制备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宝珀是米其林指南在奢侈品领域唯一官方合作伙伴

宝珀品牌Logo之上,拥有Manufacture de Haute HorlogerieMDHH)的身份印记,彰显持之以恒的高级制表精神。只有通过7大专业领域近30项细则的严苛要求,且具备自主设计、生产并组装腕表机芯的品牌,才能被赋予MDHH身份。

近三个世纪以来,宝珀一直是时间的忠实守护者。作为米其林指南在奢侈品领域唯一官方合作伙伴,宝珀践行品牌对青年人才的鼓励与支持,携手米其林指南共同寻觅杰出的世纪人才。每年,宝珀和米其林指南都会联合举办数十场以高级烹饪为主题的线下活动,并为之提供相关指南,活动的举办场所遍及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巴黎、纽约、伦敦、东京等地。2022年,宝珀还将携手米其林指南在中国更多城市发布,敬请期待。

江诗丹顿揭幕旗舰店全新主题橱窗 以“天圆地方”的哲思诠释“解构之美”

中国,2022818——瑞士高级钟表制造商江诗丹顿于今日在北京国贸商城旗舰店和上海南京西路旗舰店亮相全新的“天圆地方”主题橱窗。江诗丹顿携手中国青年陶瓷艺术家辛瑶遥,取“天圆地方”的哲思为灵感,携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工艺为载体,在品牌“解构之美”(The Anatomy of Beauty®)的年度主题下,生动演绎此次的橱窗视觉设计,以现代设计语言彰显江诗丹顿的精湛制表技艺和美学风格。

传承艺术与文化

纵观品牌历史,江诗丹顿一直保持着对艺术和文化的不竭热忱。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钟表制造商之一,江诗丹顿在近267年从未间断过的悠久历史中,始终致力于保护和传扬艺术工艺,与卢浮宫自2019年起开展的合作伙伴关系便是力证。

此次旗舰店橱窗视觉设计由江诗丹顿携手国内外备受关注的中国陶瓷艺术家辛瑶遥共同完成。陶瓷是中国传统艺术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辛瑶遥艺术创作的主要媒介。辛瑶遥从江诗丹顿的“高级制表之美”和年度主题“解构之美”中汲取灵感,将高级制表元素巧妙融入陶艺橱窗设计的入微细节之中。

橱窗视觉中的细节之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天圆”象征周而复始的运动和变化,“地方”则代表着静止和稳定的状态,二者分别对应了阴阳概念。因此,“天圆地方”中蕴含着古老的中国智慧,而阴阳合一的和谐之道,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内涵。

全新橱窗视觉以“天圆地方”为主题,通过橱窗艺术实现了对中国传统宇宙观的隐喻表达。陶瓷的制作需要借助旋转之力,成品的外观也多为圆形,恰好呼应“天圆”的概念。同时,陶瓷也是大地的艺术。陶土取自大地,历经多道工艺成型、上色,直至臻于完美,这与江诗丹顿艺术大师们对于精湛工艺的追求不谋而合。全新主题橱窗中,艺术家将圆形瓷片井然有序地排列成方形图案,以此表达“天圆地方”的哲学观,通过层次丰富、细节精妙的陶瓷艺术,展现出华人对于广袤宇宙的美好想象。

仙鹤与燕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祥瑞的象征。其中,鹤寓意长寿、富贵和美德,燕象征着好运。鸟形装饰的羽毛图纹由精巧的瓷片悉心拼接而成,细腻的纹理令人联想到江诗丹顿时计杰作上的日内瓦波纹,巧妙呼应品牌的精湛技艺。背景的竹林由渐变银釉工艺制作而成,呈现出微妙且丰富的渐变色泽,令整体质感愈发精致,栩栩如生。竹影婆娑,雀鸟啼鸣,精致的意象传达为橱窗空间增添别致韵味。

解构之美

江诗丹顿全新橱窗视觉将品牌2022年度主题“解构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尽显对细节的敏感与专注。从设计师每一次深思熟虑的美学抉择,到手工匠人细致入微的装饰打磨,无不彰显出对细节的执着追求。每一枚时计作品的各个部件都饱含匠心,即便是隐于机芯内部的细节也一丝不苟。放眼细看,可欣赏到表盘上精致的机刻雕花图案,还有镶嵌珠宝的分钟刻度圈、线条优美的经典马耳他十字造型表链链节、陀飞轮框架上指示秒钟的精巧蓝钢螺钉,以及镜面抛光的三问报时音锤、夹板和板桥上精细的倒角打磨,更有以微绘珐琅工艺生动呈现风暴下破浪前行的船只。江诗丹顿深信,对细节的入微关切成就了解构之美,美在此真正得以显现。

综述

江诗丹顿全新揭晓“天圆地方”主题橱窗源于中国哲思,以橱窗艺术实现了对传统宇宙观的隐喻表达。中国青年陶瓷艺术家辛瑶遥采用精巧的瓷片创作出仙鹤和燕雀的自然图景。层次丰富的雀鸟羽毛呈现出宛如日内瓦波纹般细腻的纹理质感,将高级制表元素巧妙融入陶瓷艺术的入微细节之中。旗舰店全新主题橱窗生动诠释了江诗丹顿的“高级制表之美”以及年度主题“解构之美”。

关于辛瑶遥

辛瑶遥,中国青年陶瓷艺术家,代表作品为宣纸无骨灯。2008年至2010年先后荣获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奖和IF产品设计奖,宣纸无骨灯系列作品受邀参加2010伦敦设计节Tent London设计展。2011年,辛瑶瑶开始在景德镇进行陶瓷艺术创作,并于2014年以“贴片陶瓷”系列作品参加米兰Salon Satellite设计展。其作品还入选2014米兰设计周、2015上海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DOD)以及2016、2017年度设计上海等展览。

蒂芙尼成为英雄联盟赛事召唤师杯的官方奖杯设计者

英雄联盟赛事与蒂芙尼达成合作,重新设计标志性的召唤师杯,

并将在2022全球总决赛期间揭幕

今天,拳头游戏与世界著名珠宝品牌Tiffany & Co. 蒂芙尼宣布,将在英雄联盟赛事领域开展为期数年的全球合作,蒂芙尼将成为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奖杯的官方设计者。

本次合作致力于对召唤师杯——每年颁发给全球总决赛获胜者的最大荣誉进行重新设计。新奖杯将于北京时间8月29日晚上10点,在拳头游戏、英雄联盟赛事和蒂芙尼的社交媒体上首次亮相。

由蒂芙尼匠心铸造的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奖杯“召唤师杯”工艺图

“召唤师杯是电竞赛事的卓越水平象征,代表着《英雄联盟》的巅峰成就,” 拳头游戏英雄联盟赛事全球负责人 Naz Aletaha 说道, “捧起这座奖杯的队伍将代表我们这项运动的最高水平,永远载入英雄联盟赛事的史册。在寻求为全球总冠军再添荣光的过程中,我们只考虑过一家共同塑造召唤师杯的合作伙伴。蒂芙尼拥有为体育赛事制作奖杯的悠久传统,其出色的设计与制作工艺,曾为全世界许多伟大运动赛事打造奖杯。能与他们合作,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全球总冠军庆贺,我们倍感荣幸。”

自1860年以来,蒂芙尼始终致力于为橄榄球、篮球、棒球等各类赛事手工制作奖杯,为体育竞技的最强者加冕。而今即将与大家见面的英雄联盟赛事召唤师杯,与包括LPL英雄联盟职业联赛银龙杯在内的其他标志性的冠军奖杯一样,将由蒂芙尼设计并手工制作完成。为了纪念英雄联盟电竞赛事进入中国十周年,由蒂芙尼打造的银龙杯还熔铸了历届 LPL 冠军战队的选手的珍贵物品以及原始银龙杯的部分杯身。

由蒂芙尼匠心铸造的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奖杯“召唤师杯”工艺图

新召唤师杯由英雄联盟赛事和蒂芙尼共同精心创作,重约20公斤,高约70厘米。这款富有现代感的作品由蒂芙尼工匠师们耗时4个月,共277个小时打造而成。每年,他们都会在位于罗德岛坎伯兰的蒂芙尼器具工坊制作逾65个奖杯。此次全新纯银奖杯沿用19世纪中叶的工具与技术,搭配尖端创新技术,充分展现蒂芙尼的非凡工艺与卓越传承。

 “我们很高兴此次能携手英雄联盟赛事,与全球最受欢迎的电子竞技赛事共襄盛举。”蒂芙尼产品与传播执行副总裁亚历山大·阿尔诺(Alexandre Arnault)表示:“铸造全新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奖杯召唤师杯是蒂芙尼为电竞赛事最强者加冕的又一重要时刻,亦是蒂芙尼长达160年手工制作体育奖杯历史中的崭新一页。”

自2016年以来,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将首次回归北美,该赛事还将在时隔两年后,重启多城市的巡回赛赛制。比赛将从9月29日至10月4日在墨西哥城举办的入围赛开启,随后是在纽约城举办的小组赛(10月7 – 10日;13 – 16日)和四分之一决赛(10月20 – 23日)。半决赛将于10月29 – 30日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举办,而2022全球总决赛的冠亚军决赛将于11月5日在加利福尼亚旧金山打响。

全球总决赛是英雄联盟赛事的巅峰,来自11个不同赛区的顶尖战队将在这里争夺全球总冠军的头衔。届时,来自11个职业赛区的24支队伍将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比赛,争夺世界第一的称号。全球总决赛每年都在打破以往的纪录,2021全球总决赛冠亚军赛平均每分钟观众人数达3,000多万,峰值同时观看人数超过7,300万。

光影缱绻,如夏悠悠 江诗丹顿夏日甄品推荐

盛夏,是一场注定的邂逅。

炽烈是他独特的表达,点滴韵动,谱写着曦阳微茫。 
逆跳一瞬,回溯,重启一趟悠长时光。

熹彩之下,悦华鎏动,肆意地倾心徜徉。

纵横四海之间,波光粼粼,亦如白日的斑斓,唯心环绕。
皓心之明,映月之影。

似一种传达,更是四季承袭。

如光影相伴,共赴一场幽幽夏约。  夏日如歌,江诗丹顿甄选6款时计臻品邀您同享光荫悠长。

不拘一格,随性而行 蒂芙尼全新呈献Tiffany Lock系列珠宝

蒂芙尼全新呈献Tiffany Lock系列广告大片

2022年8月15日,世界著名珠宝品牌Tiffany & Co. 蒂芙尼耀目呈献全新Tiffany Lock系列珠宝,以前卫设计语言大胆诠释感知自我、联结他人的现代精神,呈献独树一帜的摩登魅力。今年九月,四款中性设计的Tiffany Lock系列手镯将全球同步发售。

蒂芙尼产品与传播执行副总裁亚历山大·阿尔诺(Alexandre Arnault)表示:“作为蒂芙尼全新标志性作品,Tiffany Lock系列将简约线条与革新锁扣开合设计巧妙结合,为经典功能性设计赋予雅致意趣。能为大家呈献这样一款风格力作,我们感到十分高兴。”

Tiffany & Co. 蒂芙尼Lock系列18K黄金手镯与18K黄金及白金镶钻手镯

“不拘一格,随性而行。”——这是全新Tiffany Lock系列的精神内核。即将上市的18K黄金及玫瑰金手镯分别有镶钻款式与纯金属款式可供选择。系列灵感源自蒂芙尼古董珍藏库中的经典挂锁,品牌大胆赋予其兼容并蓄、亲密联结的现代内涵。创新式旋转锁扣开合设计巧妙呼应挂锁功能,随性的设计彰显每一位佩戴者的自我魅力。

全新Tiffany Lock系列广告大片

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蒂芙尼便推出功能性挂锁作品。到20世纪中叶,挂锁逐渐延展成为蒂芙尼设计元素之一,融入到钥匙扣、钱夹、胸针、项链等不同作品中。而伴随Return to Tiffany®、Tiffany HardWear等系列的相继问世,挂锁元素也在过去20年间不断呈献新意设计,焕发摩登魅力。

左:Tiffany & Co. 蒂芙尼Lock系列18K玫瑰金及白金镶钻手镯;右:Tiffany & Co. 蒂芙尼Lock系列18K黄金镶钻手镯

全新Tiffany Lock系列跨越设计边界,将功能意义化为美学符号,打造鲜明瞩目的个性风格,传递“不拘一格,随性而行”的独特主张。四款Tiffany Lock系列手镯即将于全球部分蒂芙尼门店及蒂芙尼官网同步发售。2023年1月,蒂芙尼还将推出更多Tiffany Lock系列珠宝作品。

Tiffany & Co. 蒂芙尼Lock系列18K黄金及白金镶钻手镯与18K玫瑰金手镯

“解构之美” 装饰艺术与制表技艺的精妙邂逅 江诗丹顿19世纪至今典藏名作展

·         江诗丹顿臻选12枚品牌典藏名作,呈献“解构之美”主题展览,彰显品牌在制表艺术中对细节与生俱来的入微关切

·         202288日至1023日于上海南京西路旗舰店展出

202288日,上海——若没有精湛的技艺,钟表便无法可靠而巧妙地实现时间度量的首要功能;若失去艺术大师的奇思妙想,钟表创作或将被桎梏于机械科学的疆域。当装饰艺术与制表技艺相遇,方能孕育出自成一派的时计艺术,而这正是江诗丹顿的专长所在。自创立以来,江诗丹顿融合精妙美学与超卓技艺,不断打造杰出的时计作品,于入微细节处尽显美感。解构之美主题展览即聚焦于美学与技艺的紧密交织,展现出品牌始终坚守的制表之道。

19世纪,欧洲制表业欣欣向荣。深得各国皇室信赖的制表大师们打造出航海天文时计,成为海上征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高居于钟楼之上,搭载天文复杂功能的时钟则被微型化至小巧的表壳内,可贴身收纳于马甲口袋;随着冶金技术的优化,以及新型擒纵系统的问世,时计精准度不断提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们对先进技术的倾慕和对复杂精妙杰作的向往。

全新的客户群体

欧洲各国的皇室贵族一度是制表大师们的座上宾。然而,随着工业领域的蓬勃发展,资产阶级崛起,他们对时间的掌控极为重视。这一新兴的社会阶层不仅关注当时的技术革新,亦注重日常用品的装饰性。江诗丹顿由此迎来了全新的客户群体——无论男士或女士,他们都热衷于新颖的装饰设计、别具一格的佩戴方式,乃至独创的机械构造,希望能透过时计来彰显当时兴起的个性化追求。

 新品位和新需求的出现,伴随着对于主流美学规范的大胆突破。在此之前,高级工艺领域仍严谨地奉行着彼时王公贵族们所推崇的低调奢华风尚。1820年代,审美解放的风潮开始盛行。装饰艺术、建筑乃至制表领域无不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鲜活的创作灵感取代了传统规范,复古造型被赋予重新诠释,东方文化大放异彩,此外亦不乏这两者的巧妙交融。这一崭新的审美风格承载着人们对异域风情的向往,以及对于孕育了经典美学的文艺复兴乃至古典时代的无限追思。此时,江诗丹顿敏锐地意识到,可以充分施展精湛技艺,采用金工般细致的打磨工艺,打造出华丽装饰的时计杰作。

艺术追寻之旅

及至20世纪,制表业风云巨变。最初以珠宝时计的形式出现于女性腕间的腕表逐渐取代怀表,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由于腕表相较怀表更显露于外,容易引人注目,因此被赋予了全新的情感表达,成为展现创意的舞台。彼时,江诗丹顿已凭借品质非凡的基本款机芯及复杂机芯享誉盛名,并由此在构造及装饰美学方面展开了对于特殊造型时计孜孜以求的创新探索。精妙的艺术工艺绽放出瞩目魅力,通过机刻雕花、珐琅彩绘、手工微绘、珠宝镶嵌、漆绘工艺、手工镂雕等技艺,呈现出丰富的装饰效果。这些传承悠久并不断精进的艺术工艺与深厚的机械制表造诣共同造就了江诗丹顿的品牌精髓。

 江诗丹顿此次举办的展览,正是为了彰显这一美学精神,致敬装饰艺术与制表技艺的精妙邂逅。展出的时计臻品涵盖了品牌200余年来的非凡制表传承和超卓技艺,将江诗丹顿自1755年创立以来不断传承与革新的艺术探索历程娓娓道来。

综述

江诗丹顿倾力呈献“解构之美”主题展览,汇集12枚品牌典藏时计,展现在时计创作中精湛制表技艺与装饰艺术的紧密交织。自1755年成立以来,江诗丹顿不断将品质非凡的先进机械技艺与创新艺术工艺和谐交融,两者共同成就了细致入微的解构之美。

解构之美” —— 江诗丹顿典藏名作展

时间:2022年8月8日至10月23日 10:00 – 22:00

地址:上海市南京西路1159-1165号,上海南京西路旗舰店

“解构之美”

江诗丹顿对于细节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与专注。从设计师每一次深思熟虑的美学抉择,到手工匠人细致入微的装饰打磨,无不彰显出对细节的执着追求。每一枚时计作品的各个部件都饱含匠心,即便是隐于机芯内部的细节也一丝不苟。放眼细看,可欣赏到表盘上精致的机刻雕花图案, 还有镶嵌珠宝的分钟刻度圈、线条优美的经典马耳他十字造型表链链节、陀飞轮框架上指示秒钟的精巧蓝钢螺钉,以及镜面抛光的三问报时音锤、夹板和板桥上精细的倒角打磨,更有以微绘珐琅工艺生动呈现风暴下破浪前行的船只。江诗丹顿深信,对细节的入微关切成就了解构之美,美在此真正得以显现。

珐琅黄金怀表,银色表盘 – 1826

这枚女士黄金怀表诞生于19世纪初期,融合多种装饰工艺,尽显华美珍贵。表壳由雕刻师采用浮凸雕刻工艺,以雕刀精心雕琢而成装饰图案。实金材质镂雕后,可以欣赏到精美的阿拉伯式花饰,经由锉刀精心打磨并经过抛光处理,呈现亮面与哑光交替的装饰效果。所有的纹饰图案均以黑色和白色大明火珐琅制成,中央的里拉琴亦采用这一工艺,致敬希腊神话中的信使之神赫尔墨斯(Hermes)。里拉琴也是诗歌的永恒象征。

双面黄金怀表,具备48个月万年历及月相显示功能,珐琅表盘 – 1884

19世纪,江诗丹顿是当时极少数设有专门工坊用于打造复杂功能和超卓复杂功能怀表的制表品牌之一,由此问世的时计作品往往需历经数年研制而成。这枚怀表便是明证:看似简约的珐琅表盘下,隐藏着精妙复杂的内“芯”。打开表底盖,即可一览表背万年历机芯的三重日历显示,在白色大明火珐琅表盘的映衬下格外清晰。这枚怀表曾在1884年的日内瓦天文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圆形镂雕白金珐琅怀表,水晶表底盖 – 1926

1920年代,时间显示被赋予巧妙“旋”机,制表技艺可以与外观一样引人入胜。为彰显这一制表理念,江诗丹顿在当时推出首批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镂雕怀表。精心装饰的镂雕机芯展现出品牌非凡的技术造诣,与精妙的美学设计相得益彰。这枚怀表采用构造通透的表壳搭配水晶表底盖。为了不影响通透美感,分钟刻度圈和12个阿拉伯数字时标均以珐琅工艺装点于表圈之上。

魔术手(Arms in the air)怀表,采用黄金搭配白金材质,银色缎面拉丝表盘 – 1931

19世纪起,极具原创性的读时方式成为了江诗丹顿时计作品的特色之一,其中就包括逆跳显示以及由此推出的魔术手(Arms in the air)显示机制。这枚怀表便是一款典范之作,表壳以白金与黄金打造,表盘中央饰有一位印度魔术师人偶,以镀镍银质打造,以雕刻和珐琅工艺装饰。在装饰艺术(Art Deco)风潮的鼎盛时期,珠宝商渴望丰富其作品类别,这类时计因此深受他们的青睐。

女士红金袖带表,银色调表盘 – 1946

19世纪,腕表最早被用作可显示时间的女性专属配饰,但随着它越来越常见于女性腕间,腕表开始成为挥洒蓬勃创意的舞台。表壳从最初的圆形转变为更多大胆不羁的造型。腕表呈现出别具个性的美学魅力,江诗丹顿于1946年推出的这枚金质袖带表便是如此。顺应这一浪潮,江诗丹顿锐意创新,自由释放各种奇思妙想。

黄金怀表,表底盖装饰微绘珐琅画作《恋人》,银色拉丝表盘 – 1947

Carlo Poluzzi(1899-1978年)是制表史上最伟大的珐琅彩绘大师之一。多年来,他为江诗丹顿时计作品绘制了众多珐琅画作,其中不乏再现或重释经典名画的精妙之作。这枚怀表上的微绘珐琅画作《恋人》(Les Amoureux)便尽显这一复杂工艺的精髓。17世纪以来,微绘珐琅工艺为日内瓦赢得了显赫美誉,如今通过江诗丹顿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部门得以传承,由艺术大师凭借娴熟工艺为时计赋予细致美感。

Saltarello枕形腕表,机刻雕花粉红金表盘 – 2000

跳时显示设计是为了方便读时,这一复杂功能往往与逆跳分钟显示功能搭配,1998年推出的Saltarello 腕表便是如此。进入千禧年后,这两项功能成为江诗丹顿制表技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款Saltarello 腕表问世于2000年,时间显示方式灵感源于20世纪初的电梯楼层指示,表盘上的精美手工机刻雕花纹饰仿佛随着指针的转动迤逦铺开,搭配枕形表壳和阶梯式表耳。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Les Masques面具 “日本面具”黄金腕表,蓝宝石水晶表盘镶贴金质雕刻工艺装饰而成的面具图案 – 2008

2007至2009年,江诗丹顿推出题材恢弘的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Les Masques面具腕表,重现巴尔比耶-穆勒(Barbier-Mueller)博物馆馆藏的12张著名面具,致敬璀璨的原始艺术。此枚腕表中以金质雕刻镶贴工艺精心刻画出日本佛像面具。蓝宝石水晶表盘上,中央面具的周围以真空镀金技术镌刻法国作家米歇尔·布托尔(Michel Butor)的短诗,诗句以螺旋状排列。表盘边缘四个角落的视窗分别显示小时、分钟、星期和日期。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La Symbolique des laques莳绘 “梅莺”粉红金腕表,搭载镂雕机芯,漆面表盘 – 2010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彰显了江诗丹顿对不同地区艺术及文化的热爱。其中,La Symbolique des laques莳绘腕表旨在致敬日本的传统漆器装饰工艺 – 莳绘(Maki-e)。此工艺指在还没干透的漆面 (通常是黑漆) 上喷撒金粉或银粉,以描绘出精美的装饰图案。这一系列腕表由江诗丹顿与1661年创立的日本京都著名漆器品牌象彦(Zôhiko)独家合作推出。这枚双面腕表配备正反两个漆面表盘,透过两面均可欣赏到镂雕机芯的精密构造。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Chagall & L’Opéra de Paris夏加尔与巴黎歌剧院 “向著名作曲家致敬”黄金腕表,大明火微绘珐琅表盘 – 2010

1964年,法国绘画大师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应时任法国文化部长André Malraux的委托, 为巴黎加尼叶歌剧院(Opéra Garnier)重新绘制穹顶。50年后,江诗丹顿邀请微绘珐琅艺术大师安妮塔·波尔谢(Anita Porchet)挑战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将夏加尔的这幅名画重现于方寸表盘之上。表盘的边缘设计以巴黎歌剧院的第二帝国风格镀金装饰为灵感,以手工雕刻工艺刻画出12位姿态各异的仙女。

 

Malte马耳他系列镂雕陀飞轮铂金腕表,具备指针式日期和动力储存显示功能,蓝宝石水晶表盘 – 2014

自2012年以来,江诗丹顿便将Malte马耳他系列的酒桶形设计与闻名遐迩的机械结构相结合。这枚腕表正是经典代表,搭载通体经过悉心装饰的镂雕复杂功能机芯。主夹板以及每个板桥均运用雕刀镂空, 并手工雕刻装饰图案。雕刻手法需极为精准,有时精细到只有十分之一毫米。时针和分针轴心上移,为下方的陀飞轮留出更多空间。陀飞轮框架呈品牌标志性马耳他十字造型,设有小秒针。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Les Univers infinis无限宇宙 “骑士”白金腕表,表盘采用细工镶嵌和金质雕刻工艺装饰 – 2014

这是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系列Les Univers infinis无限宇宙推出的第二组时计作品之一,灵感源自荷兰艺术家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年)的几何艺术杰作。细工镶嵌工艺大师运用实金和珍珠贝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材质,创作出极为繁复的表盘图案。他们先雕琢出每个骑士的形象,然后犹如拼图般在黄金底盘上将它们仔细拼接出来。每件图案之间没有明显的缝隙, 要在方寸间实现这种极为细致的工序绝非易事。最后,雕刻大师以雕镂工艺逐一刻画出骑士和马匹身上的细节线条。

 

植物绮境,璀璨凝驻 蒂芙尼于上海呈现2022 Blue Book 高级珠宝系列BOTANICA

Tiffany & Co. 蒂芙尼2022 Blue Book高级珠宝系列BOTANICA活动现场

2022年8月,世界著名珠宝品牌Tiffany & Co. 蒂芙尼携全新2022 Blue Book 高级珠宝系列 BOTANICA 登陆上海,开启繁花百态的高级珠宝探寻之旅。“植物绮境”、“让·史隆伯杰自然灵感”、“蒂芙尼钻石”及“蒂芙尼珍宝阁”四大展区,共同构造一方绮丽植物世界,以珠宝之艺诠释自然之美,生动展现蒂芙尼传承不朽的匠心美学。

 

篇章一:「植物绮境」

在掩映于梧桐绿荫的洋房建筑中,全新蒂芙尼2022 Blue Book 高级珠宝系列BOTANICA将品牌与植物的深厚渊源娓娓道来。从以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Louis Comfort Tiffany)经典蒲公英头饰为灵感的珠宝,到深受典藏设计启迪的花卉主题作品,传承与创新交融碰撞,尽显蒂芙尼高级珠宝隽永不凡的植物美学。

“植物绮境”展区

这款蒲公英造型项链镶嵌一颗重逾12克拉的主钻,精细铂金丝搭配颗颗美钻向外延伸,层次丰富而又和谐,令人联想起蒲公英的轻盈飘逸。而灵感源自蒂芙尼古董珍藏库的鸢尾花造型胸针,在珐琅淡紫色调与黄钻灼灼火彩的互映下,典雅灵动,栩栩如生。

左:蒲公英项链,多⽤途佩戴作品;右:18K黄金镶嵌珐琅及浓彩黄钻胸针

 

篇章二:「让·史隆伯杰自然灵感」                

步入“让·史隆伯杰自然灵感”展区,绿意盎然的视觉设计展现了这位传奇设计大师对自然的深切喜爱。无论是舒枝展叶的植物花卉,还是斑斓跃动的动物生灵,都在蒂芙尼流光溢彩的宝石组合与匠心工艺下,定格趣致姿态。

“让·史隆伯杰自然灵感”展区

这款瞩目的花叶造型项链以总重逾63克拉钻石打造一花一叶,经蜿蜒的18K黄金枝蔓串联组合,呈现浑然一体的夺目光彩。作为让·史隆伯杰的经典设计,“石上鸟”胸针同样精巧不凡。振翅欲飞的钻石小鸟伫立在灿若骄阳的黄钻之上,一展华美灵动之趣。

左:铂金及18K黄金镶嵌圆形明亮式钻石花叶造型项链;右:铂金及18K黄金镶嵌黄钻“石上鸟”胸针

 

篇章三:「蒂芙尼钻石」

来到“蒂芙尼钻石”展区,幽雅静谧的空间布局,引领感官即刻沉醉于钻石光芒中。精美繁复,抑或是简约现代,不同风格的钻石珠宝作品于悬挂式展柜中一一呈现,以摄人心魄的璀璨光华,诠释蒂芙尼对钻石设计与艺术风格的不懈追求。

“蒂芙尼钻石”展区

 

篇章四:「蒂芙尼珍宝阁」

自19世纪开始,蒂芙尼便以善于探索和发现新品种宝石而闻名,其中紫锂辉石、摩根石、坦桑石、沙弗莱石及蒙大拿蓝宝石更有“蒂芙尼传奇宝石”之称。此次品牌独辟“珍宝阁”,呈现包含红钻、绿钻、蓝钻、粉钻、哥伦比亚祖母绿在内的37颗珍罕彩色钻石和宝石,以非凡数量与缤纷色彩,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珍宝盛宴。而作为首个公开钻石溯源体系的奢侈珠宝品牌,蒂芙尼分享原产地及工艺信息的先锋之举,亦赋予高级珠宝定制更多意义。蒂芙尼的能工巧匠利用高超技艺与创新设计为这些钻石和宝石赋予新生。宾客可在“珍宝阁”挑选心仪的彩色钻石和宝石,并与蒂芙尼专属设计团队沟通打造属于自己的高级珠宝,为作品注入更多个人情感,并见证蒂芙尼作为“King of Diamonds”的至臻品质和匠心工艺。

“蒂芙尼珍宝阁”展区

漫步植物绮境,沉浸艺术之美。蒂芙尼将经典植物主题化作当代美学符号,以卓然匠艺刻画如生姿态,致敬奇花异卉的隽永之美,书写独树一帜的风格魅力。

青麦流金,惊艳登场 宝珀经典V系列文学奖2022全新限量款腕表问世

“往时间纵深行进,以文学做时间的延长线”。第五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名单揭晓之际,宝珀经典V系列文学奖2022全新限量款腕表惊艳问世以高级制表致敬文学与青年

全新限量款集合宝珀经典V系列众多签名式元素,选择了V系列最受欢迎的旗舰表款——全历月相6654并首度采用浓郁绿色与金质的搭配,寄托着对如青麦般生长的青年作者们,终有一天结出金丰硕成果的美好祝福与期待。此次限量款还以金雕工艺在贵金属摆陀上雕刻手持羽毛笔图案装饰寓意灵思涌动,妙笔生花

藏不住的尊贵,致胜人生。宝珀经典V系列文学奖2022全新限量款全历月相腕表6654全球发售100枚,每枚均有独立编号。

宝珀经典V系列文学奖2022全新限量款全历月相腕表6654

公正、权威、专业是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诞生时确立,并将一以贯之的原则。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已渐渐成为中文写作世界里最有生命力和包容性的重要奖项,更是一个联结读者与作者的重要平台。肯定与嘉奖45岁以下青年作家的创作恒心和才华,更希望为关心中国文学的当代读者每年提供一份充满价值的创作者名单,为未来回看时留下文学局面的编年记录。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愿向大众传递一则简单而意味深长的信息,“读书,让时间更有价值”。

宝珀经典V系列文学奖2022全新限量款全历月相腕表6654

此次限量款特别运用宝珀引以为的金雕工艺,在摆陀上饰以专为文学奖设计的精美图案——手持羽毛笔,蘸墨书写透过蓝宝石玻璃背透呈现出的是由宝珀金雕大师们手工完成的华美机芯纹饰经典设计之后隐藏着低调深沉的光华。

宝珀经典V系列文学奖2022全新限量款全历月相腕表6654,在81届文学奖初名单揭晓之际惊艳问世,全球限量100枚。宝珀愿以这样一枚凝结诚意与工艺,具有非凡纪念意义的作品,传递宝珀的文学态度——“往时间纵深行进,以文学做时间的延长线”,致敬文学精神

2022年第五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名单揭晓

2022年第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选名单今日揭晓

梁永安林白刘铮罗翔王德威(按照名字拼音排序)组成的当届评委三个月悉心审读分别数十参评作品提名自己所爱共同组成本届文学奖入围初名单。初名单后,9月15日,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将依据评委多数表决结果,公布最终入围名单的5作品敬请期待。

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由瑞士高级制表品牌BLANCPAIN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出版品牌理想国共同发起公正、权威、专业是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诞生时确立,并将一以贯之的原则。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是华语文学领域首个为发掘和鼓励4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由商业品牌与出版社联合创立的奖项。这一奖项的设立,是为了让大众真正感受到“读书,让时间更有价值”。

第五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主题为“从此刻出发自今年4月15日开始征件,截至5月22日止,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共收到来自作家与出版单位的数十部小说作品参评。本届评审委员共同提名入围2022年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名单15部作品如下:

2022年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名单(按照作家名字拼音排序及评委推荐语

郭爽《月球》

郭爽以少见的大手笔,展现了在当代中国历史跌宕中随之起伏的青年人的追求、幻灭、挣扎与不甘。其视野之开阔、文笔之精纯、对人物情感的细腻体贴、对叙事结构的精心营构,都是第一流的。本书有六部短篇,代表着寻找自洽人生的多个维度。小说引用了苏格拉底的一段评论,他说大部分人的一生都如梦游一般,并不知道世界的真相。这部作品也让我们能够重新考察人生的对焦。

她的叙述不是一条单向的、容易的道路,而是辐射出去。辐射的东西又互相咬合、摩擦。在线条繁复的同时,作品深埋的那根线却又是清晰的所以她的作品,人物更复杂丰富,也更曲折饱满。读来使人百感交集。有新鲜的经验,一种新的世界观。

黄丽群《海边的房间》

小说《海边的房间》描写的都是现代社会的寻常人生,然而在作者笔下,种种小人物情韵百出,困顿中有机动,流离中有因缘,都不是人为的造境,宛若顺流而下的漩涡。这本集子的12个短篇小说各有不同的故事,作者在马赛克式的拼图中力图呈现人物共同心路,重拾人们在岁月中一点点失去,又久久难忘的美好憧憬。作者的叙事笔调暖性而通透,写出了我们在生命游踪中的百般滋味,苍茫中悲欣难辨,那些凡人小事中闪动的温情,让人深深感动。

霍香结《铜座全集》

百科全书式力作,重点明显转向方志文类写作,但又不为所限。借南方小镇风物人情、草木生态投射现代知识生成的过程,无中生有,出虚入实,最终指向虚构之必要,“创世纪”之必要。

全书有鲜明的异质性,一部不断从内部生长的综合之书。凝聚了作者极大的能量,知识与生命体验互相弥漫。深沉、庞杂、浑厚,另开一路。体量庞大,方志体、风俗、族谱、口述史、词典、食谱、传说、巫术、诗歌,纵横交织。是文体实验走到一个高处,极具叙事雄心的小说。

李宏伟《引路人》

此书视野宏阔,与现实有一种撞击,是人类在危机之中的感觉。既是未来的,又是现实的,也是最终的。有想象力,但想象力不是飘的、玄虚的。是一种下沉的想象力。有强劲的哲学思辨。故事、结构都好,有一种让人读到最后的文本引力。

林棹《潮汐图》

巨蛙历险,从南方珠江水域开始,周游列国。构思奇特,悬想连篇,既有后设童话乐趣,所设置的动物、风土、政治隐喻又尽在不言之中。作者行文华丽,凸显南方特色处,值得继续讨论。

语言新鲜、繁茂,音调特别,是粤语独有的铿锵。视野广阔,有一种海洋气息,在地性与国际性共存。强烈的诗性。有一种光色跳动水色连绵之感。从讲述方式、语言、想象力各方面,是汉语文学的新因素

小说以扎实的史料为基础,展开了具有丰满细节的超验性想象,将东西方异质性的复杂生存融入到万物有灵的时空,穿梭不停地观察着人类文明的板块碰撞。在作者笔下,雌性巨蛙所涵括的生命价值打破了东方与西方、“我们”与“他者”的僵硬界限,以神话般的虚构,深切地探寻着人类共享的温暖。

三三《俄罗斯套娃》

一本直面心灵深渊的书,描写了失控与荒凉语言俏跳繁复,也有凛冽。

作品整体风格强烈。诗性、锐利、暗黑,既有坚硬感与决绝感,又有引向悠远的能力。

有些篇目,读之有窒息以及击中感。有一种生命的痛切。

苏方《暴雨下房里

苏方以爽净流丽的文字写男女在爱恋中的贪嗔痴,对当代情侣间的对话做了最生动而准确的再现。《重逢》《出差》《李楠》等篇写得尤其动人

孙一圣《夜游神》

作者以家乡山东菏泽曹县为叙事背景,书写了古老而苍茫的乡村社会变迁。巨大的历史变迁给每个农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作者也以一种富于试验性的语风讲述着乡土上的碎裂、挣扎与坚韧。这本集子中的五篇小说都回荡着对乡民未来命运的叩问,又仿佛提灯者,沿着时代匆匆而行的路途,寻找那些被普遍忽视的朴素价值。

糖匪《奥德赛博》

在大量科幻新著中,糖匪的作品显得与众不同:《博物馆之心》《孢子》等篇都写得很“甜”,在人类文明倾圮的异常宏大的科幻背景下,糖匪写出了她独特的浪漫,而难得的是,这种“甜”和浪漫并没有抵消掉她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深沉思考。

王威廉《野未来》

作者糅合当下城市浮世绘与科幻元素,形成一种“后科幻”风格:乌托邦或恶托邦不再,赛博格或大数据运算成为日常,未来其实就是现在,我们都生活在“惘惘的威胁”中而习以为常。部分作品稍有概念先行之虞,但无碍作者对后人类时代的“人”何去何从的深思。1902年梁启超写出《新中国未来记》;两个甲子后有《野未来》作为对话。

魏思孝《王能好》

描写底层社会的现实主义作品,结构精准,叙事细腻。对当代北方农村生活、城乡关系有许多令人省思的观察,也避免类似题材感伤或煽情倾向。

小说主人公孤独一生,以喋喋不休的话语倾诉自己无法承担的生存。一个卑微渺小,从未获得他人的尊重,也从未尊重过自己的农民心有不甘,又无力改变,尖锐的自我碰撞,消耗了他全部的生命能量,最后归于尘土。真实令人不悦,但文学不能忽视被伤害和被侮辱者的故事。

 伊格言《零度分离》

这是一部讲述未来的小说,时空跨度宏大,让人思考人类的独特性何在。科技能够解决人的孤独吗?可以肯定的是,科技让人在虚拟世界中联系越来越紧密,不再六度分离,甚至只是零度分离。但是虚拟世界的紧密带来的是现实世界的疏远,人的孤独感随着科技进步与日俱增。科技能够让人类更幸福吗?未来就一定比当下更好吗?这是本书带给我们的思考。

于一爽《船在海上》

于一爽最擅长描写青年女性在情感上的希冀、试探与疏离。她以一种“外冷内热”的笔法,来书写在当代生活中似乎怎么都得不到满足的对心灵契合的渴求。她这部新著中的作品,较之她以往的《火不是我点的》《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更加沉着,也更有韧劲。

张天翼《如雪如山》

小说集以八个女性的生活故事,折射出当代女性的不同处境与心境,在差异中鲜明地呈现出现代社会复杂而多变的情势,以及女性面对明暗错综的生活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作者擅长探测女性心理世界的深处,以敏锐的笔触,触碰着各个不同的心境瞬间,洞照那些女性的隐痛和爱憎。七个女主人公的名字发音相,隐喻着当代女性的普遍生存状况,共名中的无名,深沉地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生命价值的追问。

周于旸《马孔多在下雨》

书写浮生悲欢乍看有如言情叙事,但作者用心远过于此。借由偶然、聚散等传统主题,各篇作品表达更深的感喟:生命的错过与巧合,“永动”与等待等,凄迷神秘处俨然呼应先锋作家如余华、格非等早期丰采。但作者运用淡淡科幻或魔幻元素,使全书召唤不同的时代氛围。

附:2022年第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介绍按照名字拼音排序

梁永安复旦大学文学创作研究生导师。

林白作家,当代中国女性经验最重要的书写者之一。

刘铮,文学评论家资深媒体编辑、书评人。

罗翔刑法学教授

王德威,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比较文学系教授,文学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