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是一瞬间的事情。
是拨穗从右至左的那一刻,是退掉寝室钥匙的那一刻,是翻开毕业证书的那一刻。这些瞬间组成名为毕业的告别仪式,冲击着你的情感中枢。
看上去毕业似乎是一个用作告别的句号,但同时,它更像一连串扑面而来的巨型问号。
每到此时,那些大人们口中“等你长大就会懂”的问题还没搞懂,现实生活就持续不断地给我们发问,似乎从来不考虑我们是否准备就绪。
到哪里去,要什么,怎么做,这些宏大命题在每个夏天向毕业生们缓缓展开。
大人的世界,就这样开始了。
这个夏天,Flipboard红板报和LinkedIn领英策划了毕业季专题,我们将视角聚焦在毕业生们和他们即将纷至沓来的真实生活。
这是毕业季专题的第四篇:
摘掉学士帽,换上正式西装,年轻人们带着一身青涩气息踏入职场这个江湖。有的人斗志满满,有的人惴惴不安,他们不知道未来职场生涯里,要怎样迎来各种重要时刻;而这些可能的转折前,又有怎样可能的征兆。
在上一期,我们讨论了一些职场新人们,在不同的行业里,是怎样缓缓落地,寻找自己对工作的真实态度。而职场新人之路,一年当然远远不够。这一期里,我们和LinkedIn领英一起探索:职场年轻人,应如何告别青涩,走向成熟。
年轻人的工作怎么样?
根据LinkedIn领英《2018年轻人职场重要时刻盘点》调查报告,年轻人对于工作的态度,和父辈职场人有不少的差别。
年轻人们更看重工作中付出的回报和自我权益保护,72%的受访者不愿意只为了“有意义的工作”牺牲薪资。而对于目前的工资水平,只有60%的受访者认为“合理”。这意味着年轻人初入职场,在工资和“有意义的工作”的平衡度上,大多数人还有摸索的空间。
而什么样的工作算是“有意义的工作”呢?也许学有所用,是其中的一条解释。
然而近年来,年轻人们越来越不在乎专业对口率。95后年轻人第一份工作的专业对口率,只有28.8%。数据显示,这一代年轻人们,超过三分之二的人第一份工作与专业并不对口。

在工作里,企业文化成为年轻人衡量职场生活的一项重要因素。64%的受访者把公司看作盟友,不愿意讨好领导。合作共赢、相互成就是90/95后的职场宣言。
调查报告中显示,44%的受访者最喜欢团队协作,另有37%最喜欢的企业文化是重视人际关系。年轻人们能接受加班,但不能接受无意义的加班。
在更换工作和转行这些重要的职场时刻上,年轻人们也显得更果断。数据显示,95后的平均在职时间为7个月。当发现这份工作可能不适合自己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选择离开,尝试新的选择。
调查报告中显示,年轻人们的职场人生转折点发生年龄趋势变早:23岁开始,27岁至30岁迎来小高峰,30至35岁迎来大高峰。从普通员工升任经理的全体职场人的平均年龄是26.8岁,升任CXO/VP的平均年龄是40岁。
其中,随着年龄代际变化,升职时间越来越短:90/95后平均经历2.4份工作,59个月(4.9年)当上CXO。
继续阅读“职场年轻人们,如何告别永远年轻 | 毕业季专题④”